1 / 4
文档名称:

快乐的音乐会2.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快乐的音乐会2.doc

上传人:zbfc1172 2020/4/21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快乐的音乐会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快乐的音乐会》教案黄南乡中心小学季菊娥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目标:能了解歌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外型及演奏姿势。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能通过自己对其它乐器的认识,大胆的为歌曲创作第四、第五段歌词。教材分析:〈快乐的音乐会〉是有马华作词,潘振声作曲的一首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一段体的分节歌。这首歌词曲结合紧密,级进、流畅的旋律不时地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极尽得意地炫耀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顿,引出第三句转句,一个小小的低回,噢,原来是吸引了小动物“听众”跟着高兴地蹦跳,音乐会也因此获得了成功。歌曲活泼欢快,耐人回味。是一首让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但是这首歌曲有三段,二年级的孩子用一节课的时间很难掌握。并且第一段中小胡琴的声音节奏和歌曲最后结束句的节奏对孩子来说是这首歌曲的最大难点。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掌握歌曲的这两处节奏我分别采用了拍手带动法和对比演唱法进行了处理。教学重点:使孩子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了解歌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外型及演唱姿势。教学难点:准确掌握歌中节奏:比如2/4xxxxxxxxxx0xx0嗞扭扭嗞扭扭扭得儿喂(第一段小胡琴的声音)2/4xxxxxxxxxxxx0跳呀蹦呀跳呀蹦呀得儿喂(歌曲的结束句)创作第四、第五段歌词。教学过程:师生同唱问好歌。:师:今天能和这么多的小朋友一起来上音乐课,所以老师特别高兴,同学喜欢上音乐课吗?(学生自由回答)师: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上音乐课,那肯定知道很多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是不是,那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几种(老师分别出示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图片请同学辨认)。同时让孩子们表演这些小乐器的演奏姿势。也可请表演的比较好的和比较准确的同学上台带大家做。(如有不会的或不是很准确的老师可帮助)师:大家表现得都很出色,.不仅认识了各种乐器,联演奏乐器的姿势都做的很到位,?:“第一个节目由谁为大家表演?”放课件中录音范唱。请同学们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乐器并表演出来。(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师:“刚才大家听了小乐器的演唱,谁能告诉老师它是怎么唱歌的?”生自由回答师范唱小胡琴的声音(出示歌词)师:请同学们听听老师模仿的和你们是不是一样。2/4xxxxxxxxxx0xx0嗞扭扭嗞扭扭扭得儿喂(拍手)(拍腿2下)(拍手)(对拍1下)(拍腿2下)(叉腰)小胡琴孩子模仿(可用小胡琴的图片奖励模仿的好的同学)老师纠正:老师用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方法,来固定孩子对一字多音节奏的掌握。并且在后面的演唱过程中也将不断进行加固练****还要不断强调对拍时只能拍一下。老师按节奏读第一句歌词,学生按节奏读乐器的声音。同时请刚刚得到图片的同学拿着自己手里的小乐器图片边读边“演奏”。师:“它们的歌声这么好听,不仅吸引了我们,还吸引了谁呢?听——”老师范唱。请同学们找出歌中的两个小动物——小狗和小猫。师:"小朋友,你听出来了吗"生:"小狗……"师:"它们的心情怎么样"生:……四,,模仿动作(聆听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