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什么是自动档汽车自动档汽车是指采用自动波(自动变速器)汽车,它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档搞得手忙脚乱。汽车自动波常见有三种型式,分别是液力自动波(简称AT)、机械无级自动波(简称CVT)、电控机械自动波(简称AMT)。目前轿车普遍使用是AT,AT几乎成为自动波代名词,因此着重介绍AT是极有必要。一、液力自动波(简称AT)结构与手动波相比,液力自动波(AT)在结构与使用上有很大不同。手动波主要由齿轮与轴组成,通过不同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与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与齿轮组合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其中液力变扭器是AT最具特点部件,它由泵轮、涡轮与导轮等构件组成,直接输入发动机动力传递扭矩与离合作用。原理泵轮与涡轮是一对工作组合,它们就好似相对放置两台风扇,一台风扇吹出风力会带动另一台风扇叶片旋转,风力成了动能传递媒介,如果用液体代替空气成为传递动能媒介,泵轮就会通过液体带动涡轮旋转,再在泵轮与涡轮之间加上导轮,通过反作用力使泵轮与涡轮之间实现转速差就可以实现变速变矩了。由于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变矩范围不够大,因此在涡轮后面再串联几排行星齿轮提高效率,液压操纵系统会随发动机工作变化自行操纵行星齿轮,从而实现自动变速变矩。辅助机构自动换档不能满足行驶上多种需要,例如停泊、后退等,所以还设有干预装置即手动拨杆,标志P(停泊)、R(后档)、N(空档)、D(前进),另在前进档中还设有"2"与"1"附加档位,用以起步或上斜坡之用。由于将其变速区域分成若干个变速比区段,只有在规定变速区段内才是无级,因此AT实际上是一种介于有级与无级之间自动变速器。优点AT不用离合器换档,档位少变化大,连接平稳,因此操作容易,既给开车人带来方便,也给坐车人带来舒适。但缺点也多,一是对速度变化反应较慢,没有手动波灵敏,因此许多玩车人士喜欢开手动波车;二是费油不经济,传动效率低变矩范围有限,近年引入电子控制技术改善了这方面问题;三是机构复杂,修理困难。在液力变扭器内高速循环流动液压油会产生高温,所以要用指定耐高温液压油。另外,如果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启动,不能用推车或拖车方法启动。如果拖运故障车,要注意使驱动轮脱离地面,以保护自动波齿轮不受损害。二、机械无级自动波(简称CVT)CVT采用传动带与可变槽宽棘轮进行动力传递,即当棘轮变化槽宽肘,相应改变驱动轮与从动轮上传动带接触半径进行变速,传动带一般用橡胶带、金属带与金属链等。CVT是真正无级化了,它优点是重量轻,体积小,零件少,与AT比较具有较高运行效率,油耗较低。但CVT缺点也是明显,就是传动带很容易损坏,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只能限用于在1升排量左右低功率与低扭矩汽车,因此在自动变速器占有率约4%以下。三、电控机械自动波(简称AMT)AMT在机械变速器(手动波)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主要改变手动换档操纵部分。即在总体传动结构不变情况下通过加装微机控制自动操纵系统来实现换档自动化。因此AMT实际上是由一个机器人系统来完成操作离合器与选档两个动作。由于AMT能在现生产手动波基础上进行改造,生产继承性好,投入责用也较低,容易被生产厂接受。AMT核心技术是微机控制,电子技术及质量将直接决定AMT性能与运行质量。据悉我国今后汽车自动波国产化将重点发展AMT。汽车自动档不同设计异同目前,开自动档汽车成为了一种时髦,奥迪A6、上海帕萨特、广州本田、上海通用别克、一汽大众捷达、神龙富康等国产车也都采用了自动变速箱配置。由于这些自动档车在操作形式上设计不同,而使一些人认为自动档车是开起来容易熟悉起来难。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了解各种不同设计异同点,就可以迅速熟悉各种自动变速箱车操作了。自动变速箱操作形式设计较手动变速箱略繁杂一些,其目在于追求不同驾驶风格。直导轨式:直导轨式自动档操作是目前最为普遍自动档设计,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操作起来动作只需推拉,所以较省力省时。缺点是驾车时操作乐趣差,档位手感不够清晰。阶梯导轨式:阶梯导轨式操作较直导轨式略复杂,手臂与手腕除了要运用前后推拉力外,还需要像手动档操作一样运用左右拨动力来完成选档动作。其优点在于驾车时能体会到较多驾驶操作乐趣,而且选择档位时手感比较清楚,即使没有仪表板档位显示也较少有操作失误,因此阶梯导轨式也是目前较流行。阶梯导轨式缺点是操作相对繁琐费力。“U”形导轨式:这种设计并不多见,只是一些四驱车型上采用,一般情况下操作时感受与直导轨设计相类似。“H”形导轨式:为部分具有跑车风格车或四驱车采用,操作感受兼具直导轨式与阶梯导轨式优缺点。转向柱式:转向柱式档杆位置设于转向柱一侧,其最大好处是前排座椅显得宽敞,车内空间相对较大,但驾驶时操作不如档杆设在底板上更方便直观。自动可变手动顺序加减档式:不少车都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