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有关省内及省外旅游一、福建武夷山 1、武夷概况: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属中亚热带地区,前身为崇安县,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 公元 994 年), 1989 年8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 2813 平方公里,总人口 万人,辖 3镇、4 乡、3 个街道、4 个农茶场、 115 个行政村。 1999 年 12月,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 4 处,世界 23 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 境内拥有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旅游度假区, 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 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原中央苏区县, 先后获评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县、全国首批 5A 级风景旅游区、中华十大名山等。武夷山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六个方面: ——武夷山具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 属罕见的自然美地带, 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 1982 年 11 月国务院批准在此设立武夷山方公里。武夷山景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九曲溪盘环区内,九曲溪两岸分布着 36 奇峰、 99岩。 1990 年原世界旅游组织执委会主席巴尔科夫人在游览武夷山后欣然题词:“未受污染的武夷山风景区是世界环境保护的典范。”——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是尚存的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是代表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 1979 年7 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85 万亩。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 %,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 8 万至 9 万个,是“天然氧吧”。武夷山物种资源极其丰富,已知植物种类 3728 种, 动物种类 5110 种, 被中外生物学家称为“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之窗”。——武夷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境内的“古闽族”“闽越族”文化遗存是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武夷山曾是闽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代, 武夷山集儒、道、佛于一身, 被儒家称为“闽邦邹鲁”, 道家称为“升真元化洞天”。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这里生活、著书、讲学长达 50 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著名学者蔡尚思有诗:“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武夷山是老革命根据地。 1925 年马列主义就在这里传播, l927 年7 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崇安特别支部。武夷山是闽赣革命根据地之一, 1930 年曾建立过苏维埃政权, 先后发生过著名的上梅暴动和赤石暴动。方志敏、周建屏、粟裕、张云逸、秦基伟等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革命足迹。——武夷山物产资源丰富, 是我国江南著名的粮区、林区、茶叶产区。武夷山市森林覆盖率达 %。武夷岩茶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已有 1000 多年历史,以独具岩韵而享誉中外,早在十七世纪即远销欧美。全市现有茶园 11 万多亩,半数以上出口外销。全行拥有各类花卉资源近 130 种。已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