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环境系统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理论2一、环境系统概念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或环境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开放的巨系统。物流、能流、信息流大气、水、土、各种生物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近地空间以及各种人工建筑物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城市环境。(一)环境系统3环境系统的结构:指环境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包括各环境要素的赋存量及其有规律的运动变化。环境系统的功能:指环境系统与外部介质相互作用的能力,它由环境系统的固有结构决定。具体地说,某一区域环境或某一要素环境子系统的功能是指其维持自身稳态或自组织的能力及其与人类系统相互作用(提供自然资源、容纳并净化废弃物)的能力和方式。4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提供资源反馈排放废物反馈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系统的功能表现5研究环境系统应从其功能入手,通过与人类系统的相互输入输出关系来掌握系统的整体特征。环境规划学正是侧重从环境系统的功能角度来进行研究。6(二)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关系环境规划既要研究环境系统本身规律,如人类排放出的污染物的传输和自净过程,又要研究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以便有效地减少环境破坏、治理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环境规划图2~2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环境规划的研究重点正是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7二、环境承载力环境规划一般不去研究环境的自净机制,可以用环境浓度标准值与背景值之差,并通过一定的输入输出关系转换成排放量,即以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作为环境容量。(一)环境容量1、概念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了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环境科学大辞典》82、环境容量的应用根据浓度排放标准限制各污染源的排放浓度环境规划的历史行业排放总量控制以某一行业的产值排放量作为控制标准环境容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域污染浓度9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规划模式或程序污染源调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环境质量预测预测模型环境目标环境容量浓度排放量转换关系103、环境容量的局限性对环境系统的理解不够全面环境容量不足以涵盖环境对人类发展的支持能力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环境规划,不能很好地解决未来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