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1650986**** 2020/4/2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教材第44~46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为实现新课程标准所明确指出的“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就如何充分利用主题图和情境图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并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展开自主学****我具体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1、情景导入,引出拼摆图形活动,激发学****兴趣。用谜底为“手”的谜语导入,使本课能自然而然地引出利用巧手拼摆图形的环节,学生看到教材上小朋友们用小棒摆出美丽的图形,联想到自己会摆的图案,也产生摆一摆的愿望,进而让学生用小棒创作作品。这种设计,一方面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2、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学生用小棒创作出了美丽的作品,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出一些加法算式。通过观察加法算式,读一读,想一想,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会很麻烦。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的愿望,再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探究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适时地引出乘法。这样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3、应用新知,自主练****解决生活问题。这是本节课的练****环节。我们把这一环节仍然放在公园这一大情境中,通过观察公园中孩子们在儿童乐园游玩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自主选择,并用今天学****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游乐的过程中学会应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课后,通过与各位领导老师们探讨交流,我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现反思如下:1、本堂课的设计虽比较顺畅,但缺乏高潮,没能对本课的教学重点予以强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