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651012**** 2020/4/26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回乡偶书》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低年级古诗教学应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低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我们的重点是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语感。《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是这样做的:导入时,我给学生看了几张生活中的实物照片,请同学们用自己知道的古诗来描述,由此唤起学生学****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魅力。接着,我给学生读诗的目标是:读准字音;通过各种读诗方式,指导学生把诗词的字音读准,中间插入认读字卡的环节,帮助学生把字音读准;然后,再读古诗,运用自学方法,理解诗意。在指导学生弄懂诗意时,我提供给学生三种弄懂自己不明白的诗意的三种方法:可以边读诗边看插图,再思考;可以查字典和参考书;还可以求助自己小组里的同学和老师。学生可以通过自读和求助的方法弄懂古诗的意思。再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情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我加入配乐诗朗诵的环节,进一步指导学生感悟作者当时的情怀,感受诗句韵律的优美。最后,我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作业,巩固学生对古诗的学****和体验,培养学生学****兴趣。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的四个学会字。认识一个会认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诵读课文。 3、体验作者重归故里的情感;培养学生学****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准备:CAI课件;字词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在生活中运用古诗,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图片:西塞山前飞白鹭;几只游水的白鹅;一处壮观的瀑布;一棵高大的柳树。师:“大家能用学过的诗句来描绘我们看到的景象吗?”(生背诵相关古诗诗句)师小结:一句简单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用到它们。 2、读题,“偶”字注音;再读。 3、板书释题:回乡偶书(回到家乡,偶然遇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说诗句,让古诗走向生活,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古诗,明白学****古诗的作用、意义,感受古诗的魅力。二、初读古诗,读准生字词。 1、自由地大声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生划出生字,师出示字卡。“同学们看看这些字词读准了没有?”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3、指名读字;师:“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同桌互相读全诗:听一听字音读准了没有? 5、指名读,生评议。及时表扬。设计意图:交给学生读的目的,让学生读有所获。三、再读古诗,运用自学方法,品词析句。 1、说说哪些词的意思你不懂,师作上记号。 2、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呢?(生自由说) 3、师帮助归纳:老师给大家三条求助方法: 1〕看课文插图,用心思考。 2〕查学****古诗的工具书。 3〕求助学****古诗的高手或者求助教室里的老师。 4、生开始自主学****老师也和你们一起学****5、指名说说自己的收获,比比谁知道的最多。重点词句师板书。乡音:家乡的口音,方言。无改:没有改变。鬓毛:鬓角的头发。相识:互相认识。何处:什么地方,哪里。 6、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的意思。 7、老师与学生交流学****体会。师:年少的时候,我背着行囊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