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文档名称:

双黄连凝胶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7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双黄连凝胶研究.pdf

上传人:799474576 2016/3/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双黄连凝胶研究.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文摘要双黄连凝胶的研究摘要目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双黄连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由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抗病毒、具有确切疗效的中药制剂之一,目前已有多种剂型上市销售,但各种剂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之处。双黄连栓在夏季不易储存,栓剂在30。C以上可能融化、变形,使药品质量不稳定,临床疗效也会受到极大影响。针对这些缺点,我们研制了性能稳定、质量可控、生物利用度高、黏附性强、易于清洁、不污染衣物的水溶性半流体双黄连凝胶剂,同时经直肠给药不增加患者的痛苦,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及不能服药或服药困难的患者。方法:鉴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双黄连栓的提取:1:艺较为合理,故按药典方法不变。凝胶制备:亡艺:研究根据药物化学成分和凝胶辅料的理化性质,筛选了Cb934、Cb940、Cb971、Cb974、}lPMC、阿拉伯胶、CMC—Na、海藻酸钠、西黄耆胶、PVA一124等十余种高分子凝胶辅料,同时加入防腐剂(山梨酸钾、尼泊金乙酯)进行考察;并选择碱性调节剂(氢氧化钠、三乙醇胺) 对PH值进行了调节,试验过程中采用离心(3000rpm/min ×30min)、60℃恒温24小时、--20℃冰箱24小时、冰箱冷藏(O~5。C)放置1周等方法来考察制剂的稳定性,并且根据凝胶的粘稠度、流动性对辅料的用量进行了优选。中文摘要双黄连凝胶在家兔体内吸收试验研究:对双黄连栓和双黄连凝胶中主要成分黄芩菅在家兔直肠的吸收情况进行了对照试验研究。采用家兔直肠肠系膜静脉插管在体吸收实验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家兔直肠给药后,、1、1,5、2、3、4、5、6、7h经直肠肠系膜静脉取血,测定黄芩菅含量,绘制药一时曲线。质量标准研究: 以黄芩苷为指标性成分,采用HPLC 进行含量测定;对制剂中的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菅进行薄层色潜(TLC)鉴定。考察了双黄连凝胶在包装室温条件下的初步稳定性,考核其性状、含量、PH值等项目,时间为三个月。凝胶毒理试验研究: 分别选取小鼠、大鼠、豚鼠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雌雄各半,随机分组,分为受试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由于LD50无法测出,取20只小鼠选择最大耐受量以反映药物急性毒性情况。取大鼠直肠粘膜作病理切片以观察其对肠粘膜的刺激性。观察豚鼠经皮肤给药后局部及全身过敏反应情况。结果:通过对多种高分子凝胶辅料的筛选出最佳处方工艺,根据最佳工艺制各双黄连凝胶,然后制定其质量标准, 对其毒理进行研究。凝胶制备工艺:HPMC、CMC—Na两种基质能形成均匀细腻凝胶,其余均未形成均匀透明凝胶,对两种基质的凝胶进行制剂的稳定性考察无明显变化。加入防腐剂(山梨酸钾、尼泊金乙酯)考察,(0~5|。C)放置l周时均产生了大量黄色沉淀,故放弃以CMC—Na为基质制备凝胶的方案;以中文摘要 HPMC为基质的凝胶加入尼泊金乙酯在冰箱冷藏(O~5℃) 放置1周时产生了大量黄色沉淀,而加入山梨酸钾时在各种条件下均较稳定,故确定以HPMC为基质,以山梨酸钾为防腐剂制备双黄连凝胶,并根据基质的粘稠度、流动性列4其用量进行了考察,%。在试验过程中测定了凝胶的PH值,,此环境一方面不利于黄芩苷在凝胶中的长期稳定(因其在偏酸条件下易于析出形成沉淀),另一方面和偏碱的直肠内环境不相适应,故加碱以提高凝胶PH值;同时对加入碱的种类及加入量进行了选择, 发现加入氢氧化钠后产生大量红色固体不溶物,后经过进一步摸索,加入有机碱三乙醇胺能快速溶散,制剂在离心、恒温、冷藏条件下均稳定,故选择三乙醇胺并确定其用量为 ~%,"--'。凝胶在家兔体内吸收试验研究:,2~5 h维持了较高稳定的血药浓度,避免了血药的峰谷现象;双黄连栓剂直肠给药在2h以上达峰,5h后不能测得体内血药浓度,持续时间较短。质量标准研究:+=5) r=,~。每克凝胶含黄芩以黄芩昔(C2lHl8011)。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薄层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空白无干扰。凝胶毒理试验研究:小鼠最大耐受量为1 209生药/kg体重,相当于临床用药量的150倍;给药组大鼠直肠粘膜病理切片无明显变化;给药组豚鼠皮肤及全身状况无明显过敏现象。中文摘要结论:本研究通过采用新型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制备双黄连凝胶,试验发现其在体内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质量稳定可控,且安全、无毒、无刺激、无过敏,充分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为双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