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理统计分级教学因素分析数理统计论文高等院校经过近几年连续扩招,正面临着学生规模大幅膨胀、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客观现象。这些变化给基础类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进行科学的教学改革十分必要。长江大学作为湖北省最大的省属地方高校, 本身情况特殊, 学生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第一, 我校石油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和石油地质三个专业按照国家一本线招生, 其它专业则按照二本线招生; 第二, 毕业后职业目标及就业要求差异较大, 一部分进入石油石化行业, 另外绝大部分会从事实际应用型工作; 第三, 我校办校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对部分“精英”学生要求更高。之前我校该课程一直按照传统的对所有学生实行自然分班和“一刀切”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统一的教学模式, 必然造成“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等新问题。 1. 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目的实施分级教学,将高等数学处于同一或相近水平的学生跨专业跨班级归在同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极大优化教学资源,这主要源自因材施教原则。在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下, 分层次教学可满足各层次学生数学素质的要求, 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所需要的知识, 同时又充分实现高等院校的教育和服务功能, 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分级教学的实践 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个体差异理论与生源质量差异由于学生在地域因素、学习方法、接受教学信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因此教师必须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扩招后学生高考成绩相差悬殊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差异有扩大的趋势。该课程作为高等数学的后续课程, 如果仍然采用自然分班, 势必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还会导致有限的教学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各个专业间的要求差异各个专业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我校物理、机械、电信等专业后续课程和专业研究与数理统计知识联系紧密, 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 而法学、英语等专业只需要其掌握一般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概念。完全不顾专业差异,采用同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显然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分级教学的实施。 学生的分级原则学生分级是进行分级教学的前提,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规律,科学合理地分班分级。划分标准应主要包括学生高等数学成绩、专业性质和本人意愿。分班分级应首先考虑学生的高考入学成绩和高等数学成绩, 同时兼顾各专业后续课程及专业研究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能力的要求。在以上大原则的背景下,还应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当然,现实分级时,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可以暂时分为 ABC 三级:数学基础好、专业对概率论知识要求较高的同学分为 A 级;数学基础较差且专业与数学联系不太紧密的同学分为C 级;其他同学分为 B 级。 教学的分级原则教学分级的实施过程比较复杂,需要重新分级的教学环节很多, 本文主要探讨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针对不同情况, 我们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并安排了适当的教学进度。具体来说,A 级主要是在掌握“三基”的基础上, 适当加深教学内容, 学习并运用统计软件 SPSS 或 SAS 来解决实际问题;B 级学生着重于理解,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强调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