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七 张爱玲与《倾城之恋》.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 张爱玲与《倾城之恋》.doc

上传人:875845154 2016/3/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 张爱玲与《倾城之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张爱玲与《倾城之恋》教学目标: 1 .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理解作品的悲凉的主题,领会作品的艺术特色,认识产生白流苏这类“新女性”的悲剧的根源,领会作品中的意象与象征意义; (重难点) 3 .理解张爱玲生平对创作的影响。(延伸知识点) 一、张爱玲简介张爱玲(1920-199 5) 原名张煐, 笔名梁京、范思平、王鼐等, 祖籍河北丰润, 生于上海, 1942 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 40 年代上海著名女作家, 创作擅长心理分析。 1952 年赴香港。 1966 年定居美国, 1995 年死于洛杉矶公寓。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 而她的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可到了她父母一代, 家道已然完全败落。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 母亲则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3 岁时张爱玲随父母生活在天津,有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受父亲风雅能文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西洋化的。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娶姨太太后,母亲不但勇敢地冲出了家庭的牢笼,而且更勇敢地与姑姑一起出洋留学, 而年幼的张爱玲,则在失去了母爱之后,还要承受旧家庭的污浊。因此,张爱玲后来在文学创作中总是以“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作为文化背景。张爱玲是一个天才儿童,6 岁入私塾, 在读诗背经的同时, 就开始小说创作。如果说第一篇小说写一个家庭悲剧, 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 那么第二篇小说写一个女郎失恋自杀的故事, 则充分显示了她的文学创造力。此外, 她还写过一篇名为《快乐村》的类似乌托邦式的小说, 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幻想。 1927 年,7 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 不久, 母亲回国, 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 她曾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 从小被目为天才, 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九岁时, 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 我哭了一场, 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因此, 张爱玲笔下的女人都是怕穷的, 为了不过穷日子, 在当时女性无路可走的情况下, 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婚姻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式和目标。 1929 年( 9 岁)入小学,报名时母亲一时踌躇,觉得" 张煐" 不够响亮, " 胡乱译两个字" ,取名" 张爱玲"。后来, 她在《必也正名乎》一文中说:" 我自己有一个恶俗不堪的名字, 明知其俗而不打算换一个……" 其原因就在于对母亲送她上学的珍贵回忆。 1931 年秋, 母亲将 11 岁的张爱玲送入上海圣玛利亚女子中学后, 再次出洋。张爱玲也愿意住在学校, 很少回家。家庭的不幸使得有家不能归的张爱玲把几乎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学习和写作中, 曾以现代社会为背景写过小说《摩登红楼梦》, 并时有习作( 包括中文和英文) 刊载于学校的校刊《凤藻》和校外的《国光》等报刊杂志。 1937 年夏天张爱玲毕业时,母亲再次回国,向父亲提出让张爱玲留学英国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母借此与张爱玲发生冲突,父亲歇斯底里地将张爱玲禁闭在家中。张爱玲病在床上,多日无人照应,几乎丧命。 1938 年,在困境中终于长成大姑娘的张爱玲再一次接受了命运的考验。她虽然考取了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