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康德哲学思想初探——《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及笔记摘要本文通过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阅读与思考, 尽量在浩瀚如烟海的哲学长河中得到著名的康德的思想的冰山一角,并以此指导我自己的人生成长。关键词认识逻辑宇宙知识正文康德的生命几乎横跨了整个 18 世纪。在他成年岁月中发生了西方世界里最重要的变化, 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我们现在认识到的世界, 便是在那个历史时期里成形的。他的哲学其实就是在回应新的现代性概念。他的思想生活反映了当时文化、政治与科学的最重要发展, 他的观点是对于当时的文化气氛的反思。英法的哲学、科学、文学、政治与风俗, 形成了他日常交谈的主题。即使像美国独立运动与法国大革命这些比较遥远的事件, 对康德也有明显的影响。我们必须在这整个世界背景下去了解他的哲学。康德属于哥尼斯堡的特殊知识氛围的一部分,他与哈曼、希佩尔、赫尔德、赫兹等“哥尼斯堡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生活如何交织在一起,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被引导。而康德的批判哲学必须在这个背景中去了解。康德是个固执的小老头, 因为他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哥尼斯堡。就在他那一亩三分地里, 写出了《纯粹理性批判》,然后全世界的哲学家都开始仔细研读。他生活几十年如一日,他每天午后的散步是如此准时, 以至于哥尼斯堡人都拿他来调对挂钟的时间。他就这么按部就班的生活, 没有妻子, 没有儿女, 直到生命的花儿萎谢。叔本华说, 只有哲学家的婚姻才可能幸福,而真正的哲学家是不需要结婚的。这个悖论,想必康德也深谙其中味吧? 但就是这位智慧而孤独的人类灵魂, 构建了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广远的哲学体系之一。以 1781 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和 1817 年黑格尔《哲学全书》的出版为标志, 在短短几十年间, 德国古典哲学家们承前启后, 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 以至于后世的研究者把这一阶段成为“思想体系时代”。康德的哲学体系, 简单的说就是三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大致分别对应于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而他的判断力批判, 除了美学专业, 一般的哲学专业对其触及较少。康德有一句名言: “有两样东西,我们越经常越持久的加以思索,它们就越使心灵充满有与日俱增的敬畏和景仰:这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句话读来让人感觉甚为心潮澎湃,而且也屡屡被作为试题要求加以论述。事实上,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分别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研究对象。当然头顶的星空在这里并不仅仅是指天文学,而是整个宇宙自然。世界物质化的结果,必然就是机械化。康德所处的年代,已经是牛顿体系的统治时期, .页眉. .页脚. 牛顿已经将世界严格规定在三大定律之内, 而霍布斯的哲学也将人纳入了这个体系: 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 也被机械化了, 人的自由被严格的定律取消了。而另一方面, 怀疑论者休谟又否定了自然科学的必然性, 否定了世界的可知性, 将知识引向了人的纯粹联想。所以康德要做的,就是既肯定自然科学的必然性,又要遏止自然科学控制人的自由。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三个很著名的问题: ⑴. 我能够知道什么?⑵. 我应当做什么?⑶. 我可以希望什么? 第一个为形而上学问题, 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主要谈人的从感性到知性概念(Begriff) 阶段的意识结构。第二个问题谈道德律,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