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脱贫攻坚讲话(范文一)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省、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以精准的视角审视扶贫开发、以精准的思维谋划扶贫开发、以精准的举措推进扶贫开发,凝心聚力、聚焦发力、精准用力,全力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为 2016 年全县整体脱贫、 2020 年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奋力谱写建设山川秀美富裕小康文明和谐新泾川崭新篇章。下面,我围绕这次会议主题, 讲四个方面的意见。一、充分肯定成绩,客观审视差距,进一步坚定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事关全面小康建设大局。客观总结成绩,深入分析问题,准确研判形势,对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在总结成绩中坚定信心。近年来,全县上下抢抓“ 1236 ”扶贫攻坚行动和我县被纳入国家六盘山特困片区等机遇,以培育富民产业、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以持续深化“双联”行动为抓手,全力谋项目、争资金,抓产业、促增收, 强基础、惠民生,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呈现出多点突破、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一是贫困人口大幅下降。 2002 年以来特别是“ 1236 ”扶贫攻坚行动启动实施以来,全县先后有 31 个村摘掉了贫困“帽子”, 万人实现了脱贫,贫困面由 201 1年的 % 下降到 201 4年底的 % ,小康实现程度由 % 提高到 % 。二是资金投入持续加大。我县被纳入国家六盘山特困片区之后,省市累计安排各类扶贫资金 8950 万元,年均 2983 万元,是 2002 年的近十倍。今年以来, 我们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将县级新增财力的 20% 和财政滞留资金的 50% 以上用于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三是产业支撑作用凸显。始终把培育富民产业、增加群众收入作为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盯果菜畜三大优势产业,大力推进适宜区全覆盖战略,近三年累计新建果园 万亩、日光温室 600 座、大中拱棚 3600 座、标准化养殖小区68个,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01 1年的 371 4元增加到 201 4年的 548 0 元,年均增长 % ,全县 % 的贫困户依托特色产业实现了稳定增收。四是基础条件有效改善。坚持把项目向贫困村倾斜,资金向贫困村聚集,统筹整合乡村公路、安全饮水、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 亿多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 400 多个,其中整村推进 58 个、整乡推进 3个,有效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等问题,一些贫困乡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五是公共服务日趋完善。依托各类项目支持,建成村级幼儿园 12 所、标准化村卫生室 79 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 210 个、乡村舞台 144 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37 个,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六是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全县新建改建村级办公场所 66 个,选派 32 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 150 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整顿软弱涣散村班子 29 个,基层党组织在执行政策、引领发展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彰显。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了农村社会治理主题实践活动,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夯实了扶贫攻坚的基础,激发了群众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二)在审视差距中自我加压。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些方面的工作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第一、思想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从干部层面看,一是盲目自满与畏难松劲的思想交织。泾川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独特,通道地位明显,通过多年努力,全县整体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也打造了一批示范典型,于是一些干部自我感觉良好,习惯于坐在功劳簿上只讲成绩不说问题,骄傲自满,盲目乐观, 觉得事事都比别人强,处处都比别人好,甚至认为贫困在泾川不算问题,无须关注。但是,当遇到困难和矛盾时,特别是真正认清贫困现状后,又不知所措,一筹莫展,悲观失望,丧失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攻坚克难的信心。二是期待机遇与不敢担当的思想交织。一些单位和干部把希望寄托在国家和省市政策支持上,热切期盼上级给予更多项目更多资金,但是,当真正有了机遇、有了项目,却瞻前顾后,徘徊等待,怕惹麻烦、怕撞红线、怕出问题,不主动研究政策,不积极争取项目,不愿创新实施项目,缺乏责任担当,丧失了机遇,贻误了发展。三是怨天尤人与得过且过的思想交织。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和薄弱的工作基础,一些干部一味抱怨自然条件差、项目资金少、群众不配合,认为事情没做好,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