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doc

格式:doc   大小:1,77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erterye 2020/4/29 文件大小:1.7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技术质量交底记录建设单位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通用汽车一期交底日期2011年4月1日交底地点工程部交底部位主体结构工程钢筋绑扎、安装引用规范规程03G101-1、GB50204-2002、GBJ50010-2002、GBJ50011-2001、JGJ3-2002、JGJ18-2003、JGJ104-97、JGJ80-91、JGJ33-2001、DG/TJ08-1201-2005控制要点:强制性条文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品种、级别、规格与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绑扎与安装技术交底见第2条~第8条混凝土保护层技术交底见第9条~第10条钢筋加工安装成品保护见第11条~第18条接受交底人员签名:钢筋施工班(组)长:钢筋施工班(组)成员:交底记录共18条;计17页(交底内容见附页)交底人(签名)钢筋绑扎、安装技术交底附页一、强制条文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品种、级别、规格与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二、钢筋绑扎与安装技术交底2、柱钢筋绑扎与安装(1)柱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箍筋转角处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且满绑。绑扎箍筋时绑扣相应成八字形,扎丝一端均需弯向构件内部。(2)竖向钢筋弯钩应朝向柱心,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弯钩应与模板成45°(多边形柱与模板内角平分角;圆柱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弯钩应与模板成90°。(3)下层柱与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柱箍固定,防止偏移,以利上层柱钢筋搭接。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缩。(4)工艺流程套柱箍筋→直螺纹连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5)柱筋上口设置一道钢筋定位卡,保证柱筋位置准确,上图中:A=柱宽-2mm,B=柱宽-2×保护层-2×柱主筋直径(6)框架柱箍筋按施工图所示摆设。箍筋弯钩角度为135°,平直长度≥10d。(7)当柱有变截面时,截面宽度之差与此处梁高b/a≤1/6时,柱竖筋可弯折锚入梁内进行变截面处理,否则变截面处钢筋弯锚入梁内,插筋进行变截面,详细构造参照结构图201—典型构造要求(1)之抗震柱变截面处纵筋构造;(8)柱上、下两端箍筋加密,加密区长度为三种长度(≥柱长边尺寸(圆柱直径Hn/6,≥500。其中Hn为柱净高)中取最大值,底层柱根加密≥Hn/3。(9)为了保证在浇筑板混凝土时柱钢筋不移位,板筋绑扎完毕后,复测柱位置,柱钢筋矫正后套上定位箍筋,四角与板筋绑扎牢固。(10)暗柱箍筋绑扎之前清理钢筋上混凝土浮浆,起步箍筋距混凝土面为50mm。(11)框架中柱与边柱封顶要求详见201A典型构造要求(1)(一)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支设梁底模板→布设主梁下、上部钢筋、架立筋与弯起筋→穿主梁箍筋并与主梁上下筋固定→穿次梁下、上部纵筋→穿次梁箍筋并与次梁上下筋固定→布设吊筋。梁钢筋内设有箍筋、弯起筋、拉筋、附加箍筋、吊筋。梁箍筋均为封闭箍,弯钩角度及弯折段直线长度按设计要求(框架梁宽度大于柱宽时,纵横梁相交处箍筋可作成开口箍及拉筋)。在主次梁或次梁间相交处,梁箍筋可单向满绑扎,两侧按图纸要求设附加箍筋与吊筋。根据设计要求,次梁上下主筋应置于主梁上下主筋之上;当梁一侧与柱或墙一侧平齐时,梁该侧主筋应置于柱或墙竖向纵筋之内。在梁箍筋上加设塑料垫块,保证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框架梁箍筋按设计要求弯钩均为135°,且要统一,不得出现180°或90°钩。梁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须垫以直径25mm短钢筋,间距不大于2米。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梁箍筋接头(弯钩叠合处)须交错布置在两根架力钢筋上,箍筋转角与架力钢筋交叉点均须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须成八字形。箍筋加密与吊筋安装要求详见405D总说明及箍筋加密原位标注。悬挑梁做法详见203A典型构造要求(3)。转换梁锚固进入支座对面边缘。(二)楼板钢筋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部受力钢筋→水电配管→绑上层钢筋。清扫模板上刨花、碎木、电线管头等杂物。模板上表面刷涂脱模剂后,放出轴线及上部结构定位边线。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用墨线弹出每两根主筋线,依线绑筋。按弹出间距线,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绑扎板钢筋时,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八字扣。当板钢筋为双层双向时,为确保上部钢筋与负弯矩筋位置,在两层钢筋间加设通长马凳铁,马凳间距为1200mm。当板上部筋为负弯矩筋,绑扎时在负弯矩筋端部拉通长线就位绑扎,保证钢筋在同一条直线上,端部平齐,外观美观。为了保证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水泥砂浆垫块横纵每间隔800mm设置一个,放置在楼板最下部钢筋下,并放置在纵横钢筋交叉点处。板中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