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团体心理咨询对挫折承受力的影响一现代社会的挫折定义心理学认为,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或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比如早上起床去上学,没想到路上遇到交通阻塞而迟到,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这时可能会因为委屈而生气、懊恼,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反应;期末考试,尽管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成绩却不理想等等。这些情况都会使人产生焦虑、失望、忧虑、担心、痛苦等情绪反应,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遇到了挫折。挫折概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存在着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干扰情境,如考试不及格、干部没选上等;其二是指对挫折情境的认知与评价,这种认知与评价的过程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其三是指在对挫折认知评价的基础上,产生情绪或行为反应,如愤怒、攻击、紧张、焦虑、退缩、逃避等。以上三方面内容的关系如下:挫折情境(真实的或想象)的,引起挫折认知进而产生挫折反应。可见,挫折认知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假如两个人遇到同样的挫折情境,如考试成绩不理想,一个人认为问题很严重,另一个人认为无所谓,那么两人所产生的反应明显不同,前者可能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而后者则可能反应很微弱,这主要是由于认知的不同。二人在面对挫折时的反应人们在社会中生存,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或多或少的挫折,那么对于挫折我们都是怎样反应的呢? 1、攻击行为又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两类。直接攻击好理解,“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六月债还得快”等等,就是直接针对挫折来源的攻击。比如被领导停职了或者开除了,就直接去找领导算账的一类人。这样的过激行为当然不足取,但是有时候情绪是难以控制的,所以也可以理解。主要的方式就是阻止。阻止他的行为了,他心里一般都是明白的。转向攻击往往会变成自责,或者寻找次要的人或物进行发泄。这是大家常常采取的一种方式,比如生气了一摔门、摔杯子、或者出门找个胖子打一顿:)情绪宣泄了很多人自己就明白了,用不着调整。但对于自责的人往往不好调整。因为如果一人因为一件事全盘否定自己了, 就会产生对自己认知的偏差,最后走进死胡同,心理问题往往是因为这类原因造成的。所以对于自责的人,最好是选择一种转移方式发泄出去。 2、焦虑情绪不稳定,忧郁,有时伴随出汗、心悸、头昏头疼、胸部憋闷和疼痛等现象,甚至出现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力降低、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焦虑是对没有发生的问题的一种担心。由于遇到了挫折,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就会被潜意识所否定,很容易导致对未来处境的担心,焦虑也就不可避免。俗话说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很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同时又排斥别人说大道理,也排斥别人的同情和安慰,易激惹,爱发脾气,喜欢独处,胡思乱想, 紧皱眉头,怎么待着怎么不是等等。 2 短期的焦虑往往可以自行缓解,甚至通过思考可以使人格升华。但长期的焦虑就是钻了牛角尖了,说什么也出不来。在失恋这类问题中常见焦虑现象。放弃吧不甘心,继续努力吧内心也知道没用,可又期待奇迹的发生,患得患失没完没了。对于不能自行缓解的焦虑就需要才用心理疗法来处理了,普通的安慰是没用的,甚至加重焦虑。因为安慰就是暗示当事人已经失败了,当事人的潜意识当然要否定;再有就是安慰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有“躺着说话不腰疼”之嫌;第三呢,安慰者往往是自己比较亲近的人,正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