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第1课原毁.doc

格式:doc   大小:16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1课原毁.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20/4/29 文件大小:1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1课原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课原毁走近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后人称之为“泰山北斗”。相关背景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引起当权者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原毁》。《原毁》是韩愈的五“原”之一,“毁”就是诽谤、诋毁,“原”就是推究、探求,“原毁”就是探求诽谤滋生的根源。eq\f(良人矣;能善是, 是足为艺人矣。”,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些事,这就够得上一个有才艺的人了。”)文意感知本文从待人、对己两个方面,通过古今“君子”的对比,指出他们的不同表现和态度,进而得出“怠”与“忌”乃是毁谤根源的结论。希望能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诽谤的滋生。思维导图中心论点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古之君子责己重周以舜为例(德)古今对比以周公为例(才)待人轻约今之君子责人详人难于为善待己廉自取也少根源:怠与忌怠不能修忌畏人修称赞某人(举例)批评某人(举例)论“毁”与“国治”:阐明写作意图及改变这种风气的殷切希望。一、通假字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同“悦”,译为“高兴”二、,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古义:指多技能的人今义:指戏曲、曲艺、杂技、影视等演员,,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古义:指一般人今义:指许多人,,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古义:指曾经试验今义:指试,,德高而毁来古义:句中属于两个词。故,与“是”合用,意思是因此、所以。事,事情今义:是一个词,文学样式的一种。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也指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三、、①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交往,这里指朋友②不然,则其畏也这里指害怕他的人③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善事,好事五、(1)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也”表判断)(2)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也”表判断)(3)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之谓也:说的就是……啊)(4)某良士,某良士。(不用关系词,名词作谓语,直接表判断)(5)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否定判断句,用“非”表否定判断)(1)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介宾短语“于言”“于色”作“怒”的状语,后置)(2)又尝语于众曰。(介宾短语“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