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第九章(典型景观规划) PPT.ppt

格式:ppt   大小:17,013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九章(典型景观规划) PPT.ppt

上传人:君。好 2020/4/29 文件大小:16.6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九章(典型景观规划) PPT.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九章典型景观规划是指该风景区的主体特征景观或有特殊价值的景观。在每个风景区中,几乎都有代表本风景区主体特征的景观。在不少风景区中,还存在具有特殊风景游赏价值的景观。为了使这些景观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能长久存在、永续利用下去,在风景区规划中应编制典型景观规划。风景区应依据其主体特征景观或有特殊价值的景观进行典型景观规划。应包括:①典型景观的特征与作用分析;②规划原则与目标;③规划内容、项目、设施与组织;④典型景观与风景区整体的关系等内容。第一节典型景观规划的原则第二节典型景观规划内容地质地貌景观规划(竖向地形)建筑风貌规划(建筑景观)植物景观规划雕塑景观规划溶洞景观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一、地质地貌景观规划地质地貌景观规划是其它景观的基础,也是最常见而又丰富多采的风景骨架。包括山体、水系、溶洞、竖向等多方面的内容不能套用城市规划的做法,应当根据景观需要,适当的对地形进行少量整理,因地制宜。(不得随意改变竖向地形)维护原有地貌特征和地景环境,保护地质珍迹、岩石与基岩、土层与地被、水体与水系,严禁炸山采石取土、乱挖滥填盲目整平、剥离及覆盖表土,防止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污染环境;合理利用地形要素和地景素材,应随形就势、因高就低地组织地景特色,不得大范围地改变地形或平整土地,应把未利用的废弃地、洪泛地纳入治山理水范围加以规划利用;对重点建设地段,必须实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不得套用“几通一平”的开发模式,应统筹安排地形利用、工程补救、水系修复、表土恢复、地被更新、景观创意等各项技术措施;地质地貌景观规划规划应符合以下规定:有效保护与展示大地标志物、主峰最高点、地形与测绘控制点,对海拔高度高差、坡度坡向、海河湖岸、水网密度、地表排水与地下水系、洪水潮汐淹没与浸蚀、水土流失与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灾变等地形因素,均应有明确的分区分级控制;地质地貌景观规划应为其他景观规划、基础工程、水体水系流域整治及其他专项规划创造有利条件,并相互协调。山岳风景资源山体高度、山体成因、各种地貌(一)山体高度:(绝对海拔高度)5000米以上:极高山;3500-5000米:高山;1000-3500米:中山;500-1000米低山;500米以下丘陵。:(在2公里宽范围内,相对高度变化)超过1000米:风景高山350-1000米:风景中山150-350米:风景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