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悬挑硬防护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17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悬挑硬防护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xnzct26 2020/4/29 文件大小:1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悬挑硬防护施工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准备 3四、工艺流程 4六、应急预案 6七、附图 9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0-2016;4、《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5、《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13-91-2007;6、《新编实用材料手册》;7、《建筑工程施工手册》;8、槟悦花园10~18#楼外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9、现行施工验收规、标准及省和市有关规定;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市黄圃镇新沙村横石路西侧,南、北和西面均为农地,东边为黄圃二河村,交通便利。本工程(一标段)地块共9栋小高层(其中10#楼为18层住宅楼、11~18#楼为17层住宅楼,均为1层地下室及裙楼商业;~;。)均采用桩承台基础,抗渗等级为P6;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和合同要求,在方案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点:防止雨水及施工用水影响样板房;防止高空坠物砸伤施工作业人员;外架封闭设计时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外架封闭处的美观符合相关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结合以上悬挑外架封闭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以下方案:在悬挑层设置模板硬防护,楼层如下表:栋号建筑高度首层高度层数设置悬挑楼层备注16#17#、十二层5层设置样板房防水雨棚18##、十层11#12#、十层13#、十层14#15#(10#~18#楼)及地下室车库工程2建设单位市润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监督单位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4勘测单位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5设计单位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6监理单位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7施工单位富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8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3月30日9总工期600天三、施工准备需准备的材料:50x100x4000mm木方,15mm厚胶合板,C型钢,4mm厚银色铝塑板,DN100PVC排水管,DN100雨水斗。四、工艺流程1、外架工字钢底部(样板房楼栋)采用砂纸先对悬挑工字钢底部尤其是焊接部位进行打磨除锈:按大样图尺寸在工字钢底部分别焊接30×30×2mm、30×40×2mm、30×50×2mm的空心矩形钢管各一道作为主龙骨,钢材型号为Q235,形成2%的坡道:主龙骨下按照600mm的间距焊接40×20×15×2mm的C型钢,钢材型号为Q235,40mm边朝下,与矩形钢管接触的两侧焊接,焊缝高度大于3m;C型销下吊4m厚度的银色铝望板,采用φ6mm钻尾螺钉间距250mm固定在C型钢上,铝型板外侧上翻215mm,包络工字钢,铝塑板间搭接30mm,位置在C型钢部位:沿墙侧设置排水沟,采用3mm厚,型号为304的不锈钢板制作,与结构连接侧采用φ8mm膨胀螺栓固定间距400mm,与铝塑板连接侧采用钻尾螺丝固定,间距300mm;工字钢上面满铺15mm厚胶合板:每隔约10m,设置DN100的雨水斗,直选点在柱位置,下加排水立管DN100,管材为型料管,汇总至现场地面临时排水沟。(大样图见图一)2、外架工字钢上部悬挑外架四周工字钢上部用50*100*800mm规格木方做主龙骨,间距为1500mm。50*100规格木方做次龙骨,间距为300mm,通长布置。龙骨坡度为2%。次龙骨上部用长度为1830mm的15mm厚胶合板铺设,环绕外架平桥一周铺钉。(大样图见图一)五、安全文明施工注意事项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档脚板、安全带和安全网是否牢固、可靠。   对作业人员进行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 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作业的人员遵守安全施工规定,衣着要灵活,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应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项目部组织安全环保部对安全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需要临时拆除式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安全环保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作业所使用的工具、材料严禁投掷,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确有需要时,中间须设隔离设施。作业应设置可靠扶梯,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