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doc

上传人:dsjy2351 2020/4/30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 ;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1 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法1:(4+2)÷(3-1)=3.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例2 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 师生共同分析: ? ?(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 ,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 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 x-15%x=42500, 所以 x=50000. 答:原来有50000千克面粉. 此时,让学生讨论: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 (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 教师应指出:(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 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仔细审题,、未知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 (3)根据相等关系,;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题中条件应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将一个条件重复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验后明确地、,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