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个月一、出生前调整父母态度:坚定地使自己具备耐心与持久关爱态度,无论孩子怎样,你必须都得调整自己,在促使孩子按照良好习惯发展时,若不随你意,事情要照规矩做,但态度却不能变,这样孩子才不至于受你态度伤害而出现心理问题。二、学会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通过孩子各种反映,发现孩子需求,孩子保持灵敏感觉是教育第一步,所以要学会判断婴儿反映,饿了才给吃,渴了才给水喝,湿了才换尿布,这样婴儿知觉才能更好地发展。三、婴儿环境布置:愉快是健康关键,首先把孩子周围环境布置好,使气氛愉快而温馨,孩子不论往哪个方面看都有可看东西。0—3天:1、在孩子睡觉时,在洁白床上铺上鸭绒褥,便于婴儿手足自由活动,不能像布娃娃那样裹紧。2、醒来20分钟后将孩子双手托起,母亲仰卧双腿支起面对面说话,这是宝宝知觉与听觉协调训练,使婴儿熟悉母亲声音,找到母亲脸,也可以让宝宝仰卧,母亲俯视进行对话。注:主动运动能够促进认知发展,正常婴儿清醒状态下,四肢自由地活动,头与身体也相应自发地运功,这种动作逐渐开始,持续数分钟慢慢停止,看起来流畅、优美协调,因此,父母要让宝宝穿着宽松衣裤,如果室内温度可以,只带尿片就可以。3—20天:在宝宝清醒状态下,温与地唱歌,面对宝宝说话、朗读、微笑。20—30天:在宝宝清醒姿态下,伸出手指使宝宝抓握,并尽可能牵引左右上下活动,使宝宝能得到手指最佳结果。第二个月第一周每天将宝宝竖起40余秒钟,练习竖头,每天2-3次,逐渐增加时间。注:婴儿运动是从头向脚方向发展,即竖头、坐、站立。第二周将婴儿背部贴在母亲胸部一手托住宝宝臀部,一手扶住婴儿胸部练习视觉与听觉对号。第三周用光滑木棒在婴儿抓握后往上拉,以练习臂力,为下一步练习做好准备,拉手指与拉木棒交替进行,等抓握反应消失(2个月),臂力已练得能够支撑身体。第四周继续做拉力练习,换尿布后,将一侧大腿交叉放在另一侧上方,用手轻轻推动孩子背部,使他侧卧一会儿,同时,用玩具在孩子面前逗引他注视,引起宝宝兴趣,然后慢慢翻身到俯卧位,顺便做俯卧抬头练习。第三个月第一周1、在孩子视区内安装能挂物体木架,上面可以挂上一些有体积、色彩、有规律性变化、能发出不同声响玩具,每种物体都能使孩子摸得着,以便在他碰到每个物体时都能发出不同声音与摆动。2、脚活动,在婴儿小床头挂一块悬空小木板,木板上挂上小铃铛,使婴儿一踢就响。第二周换成其它物体结构,多组合能发出声响物体,挂到孩子摸不到地方,用与上次玩具相同颜色彩条连接,可以拉到孩子身边,使孩子触到彩带,物体便发出声音,同时与儿童俯卧练习交替进行,每次孩子俯卧时,妈妈在前面拿着东西边摇摆边喊孩子名字。第三周在孩子俯卧时用手推他脚底,训练他爬行。注:父母主要让孩子尽早学会爬,因为,俯卧是最适合婴儿活动姿势,婴儿爬时,其颈部肌肉发育快,头抬得高,可自由地看周围东西,受到各种刺激机会也增多了,这就会大大促使大脑发育,使孩子变得聪明。第四周继续做俯卧练习,抱着孩子认家里大件物品,反复重复。在孩子眼前放上一些东西,立体、多形状组合,不要离手太近,也不要太远,使婴儿伸伸手就可以够着并拿到,练习抓起物体并设法拿到物体能力。进一步练习抓握与视觉谐调。注:在第三个月仍然要训练婴儿眼睛与视觉谐调,以及听觉谐调,所以,跟婴儿说话要从不同方向,声音要大一些、特别一些、慢一些。交谈主要要使婴儿能够感觉到母亲眼神,以便进行情感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