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doc.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doc.doc

上传人:lily8501 2016/3/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件来源于料下载网浅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浅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国自 1999 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将结合实际,多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一、扩招=过剩=失业?谈到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危机,人们就不禁认为是扩招惹的祸;之所以会这样想主要是由于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以致人们只是通过简单的供求计算就推出了这样的结论。据不完全统计,到 2002 年底,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已经达到 1600 万人(本科生 719 万人),比 1998 年提高了 倍之多,如果单从在校生的绝对数量来说,中国已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而与中国相比,美国在 1969 年到 1997 年的 27年间,高等教育的总规模才增长了 79% ,达到近 1500 万人。也就是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只用 4年的时间走过了美国 27年的历程,使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达到了原定于 2008 年才能实现的 15% 。所以境外有媒体曾批评说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跃进。那么中国大学生的人数是不是真的多了呢?与其他国家相比,有 13亿人口基数的我国高教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拿我们的周边国家来说,菲律宾的大学入学率是 31% ,泰国是 35% ,都比我国高了一倍多。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在 50% 以上,像美国就在 70% 以上。既然我国大学生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规模都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百万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有很多人已列数过诸如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教育与就业市场不协调之类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些都只是外部的短期因素,可以通过市场来自发地调节,而从长期来看由“精英情结”的择业心理和劳动力市场条块分割造成的“制度藩篱”所构成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心理——制度架构才是根本的因素。二、择业心理中的精英情结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了国家资源过度向精英阶层集中的现象。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什么“学而优则仕”等等,这些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织出来的“精英情结”深深地束缚住了人们的观念。到了现在“上大学=成功=社会精英”这样的单向思维便成了古时读书走仕途的现代翻版。本来人人读书上大学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形成上大学是成为社会精英的充分条件这样的认识时,人们的就业心态就会变得狭隘,而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也就会大受限制。另一方面,中国家庭中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耀门楣”的观念,更是加重了千辛万苦闯过高考独木桥的大学生们“精英情结”的“泛化”,以致他们觉得没待在大城市找到好工作就无颜见江东父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必定会从精英阶层向大众化普及。于是当“精英情结”的“淡化”速度没有赶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速度时,社会价值取向的单一、白领文化的推崇和种种不合理的职业歧视现象便出现了。在这种情形下,上大学选专业时跟风都选热门专业,就业时“扎堆”都往大城市、白领职业里扎。最后便有了目前这种“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局面和“毕业漂族”的戏谑称谓(对未就业的毕业生的一种称号)。这种失业在经济学上称作“自愿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可通过就业信息的透明化及政府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