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丹尼尔·布尔斯廷曾任国家历史与技术博物馆馆长,也是首都华盛顿史密森
学会的资深历史学家,又曾在芝加哥大学以普雷斯顿与斯特林·莫顿美国历
史名教授的身份执教二十五年,他自一九七五年起是国会图书馆负责人之
一。
布尔斯廷在牛津巴利奥特学院时是罗兹学者,赢得令人钦羡的双项第
一。他也是伦敦内寺法律学院出身的律师。他曾经在罗马大学、京都大学、
波多黎各大学以及日内瓦大学任美国历史客座教授,是巴黎大学文理学院美
国历史首任讲座教授,也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荣誉研究员及皮特美国历史与
制度教授。他曾获剑桥大学颁给文学博士街。
布尔斯廷博士生于佐治亚州,在俄克拉何马州成长,获哈佛大学最高荣
誉文学十学位以及那鲁大学博士学位。他现为马萨诸塞律师会会员并曾执
业。一九四四年住芝加哥前,他执教于哈佛及斯沃斯莫尔学院。
《美国人》是他涉猎最广的巨著,这套三部曲对美国历史的观点是崭新
的。第三册《美国人:民主历程》(一九七三年),是每月书会的精选,并
获普利策奖。布尔斯廷博士还得过其它许多奖项,其中包括《美国人:开拓
历程》(一九五八年)所得的班克罗夫特奖,以及《美国人:建国历程》(一
九六五年)所得的弗朗西斯·柏克曼奖。
他的新书《发现者》(一九八三年)也是每月书会的精选。
布尔斯廷博士的夫人鲁思·弗兰克尔是他所有著作的编辑。他们有三个
儿子。
陌生的海岸
威廉·布雷德福总督一六二○年十一月中旬亲眼目睹“五月花”号船上
的乘客登上北美大陆海岸时的情景,他作了如下报道:
“他们双膝跪下,感激上帝带他们越过了浩瀚汹涌的大洋,把他们从危
险和苦难中解救出来,使他们安全无恙地又一次踏上了坚实的大地⋯⋯现在
他们越过了茫茫大洋和苦难之海之后⋯⋯没有亲朋来欢迎他们,没有旅店来
招待他们,为他们洗尘,也没有房屋,更没有城镇可以让他们歇脚,向他们
提供帮助。圣经上记载基督的使徒及其同船的难友受到野蛮人热情的接待,
恢复了精神体力,这是上帝对他们的怜悯,而这里残忍的野蛮人,当他们遇
上时⋯⋯却是最乐意用乱箭射他们。当时正好是冬天,他们在国内知道冬天
是什么滋味,所以部能想象这里的冬天是寒冷的,常有凛冽的大风和凶猛可
怕的风暴,这种天气,即使到熟悉的地方会也是危险的,更何况是去探索陌
生的海岸呢?此外,他们在这里除了阴森可怕的、荒无人烟的原野、野兽和
蛮人之外,还能看到什么呢?而到底有多少野兽和蛮人,他们也不得而知。
事实上,他们永远也不能登上毗斯迎山,从这荒凉的原野上看到美好的前景,
产生希望,因此,他们只好乞求于苍天,他们从任何外界事物中既得不到安
慰,也得不到满足。夏天已经过去,眼前是一片严冬萧瑟景象,整个大地树
木林立,杂草丛生,满目是荒凉原始之色。回望身后则是他们刚越过的浩瀚
大洋,而现在大洋已变成了他们与文明世界之间的重大障碍和鸿沟。”
没有一块“希望之乡”看是如此毫无希望的。但在一个半世纪之内——
甚至在美国独立革命之前——这块与世隔绝、令人生畏的地方却变成了世界
上比较“文明”的部分。一个新的文明国度的轮廓已经形成。这一切又是怎
样发生的呢?
美国人开拓历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开辟了一个新世界。”
——贾雷德·埃利奥特
第一部分幻想与现实
“英国为它那些不安分守己的臣民,在遥
远的地方买下了一大片土地,”
——亚当·斯密
美国的早期历史的确发人深省。在殖民地这片土地上乌托邦是行不通
的。以下各章,我们将用事实说明欧洲的诸般梦想——郇山天国的梦想、至
善论者的梦想、慈善家的梦想、移民者的梦想——在美国的现实中是如何破
灭或转化的。新的文明是在新世界打破旧世界的种种习惯过程中诞生的,而
不是按照预先的计划与目标产生出来的。
第一章建立一座山巅之城——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她的清教徒
“我要讴歌基督教创造的奇迹。为逃避欧洲的腐败堕落,他们来到美洲的海滩;⋯⋯
感谢上帝庇祐,把印第安人的荒芜之地变得光辉灿烂。”
——料顿·马瑟
一六三○年春天,三百五十吨重,装载着二十八门大炮、五十二名船员
的“阿尔培拉”号止载着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未来的领导人横越大西洋向西
驶去。“阿尔培拉”号船于当年三月二十九日从怀特岛的考威斯出发,直到
六月下旬才抵达北美洲。乘客们有各种办法去消磨时间、加强团结和祈求上
帝饶恕,但是最普遍的办法大概是布道会。这些人的领袖约翰·温思罗普在
向同船各人讲道时,便已敲定了美国历史的基调。他预言说:“我们将成为
整个世界的山巅之城,全世界人民的眼睛都将看着我们。如果我们在实现这
一事业的过程中欺骗了上帝,如果上帝不再象今天那样帮助我们,那么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