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语文教学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教学论文.doc

上传人:xxj165868 2020/5/2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教学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思考彬县永乐学区中心小学田小军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是一种时尚的潮流。屏幕上变化着的动画,直观欣赏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的确优化了一些课堂的结构。但随着多媒体使用的日益盛行,它的弊端也逐渐呈现出来。一、直观的视觉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学科。她的美,蕴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她的美,蕴藏在语言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遐想中;她的美,蕴藏在文与人心灵的瞬间的碰撞。然而,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总是把最真实的事物展现在你的面前,是孩子的思绪无法得到放飞。例如:三年级教材《五彩池》的教学。对于孩子,五彩池是向往的地方。虽然很多学生对五彩池通过电视、电影多少有所了解,但是对书中出现的色彩的变化,并没有亲身的体会。学生如何来感受五彩池的美呢?自然就是凭借着课文中对五彩池的描写,来感受其形色之美。学生根据课文描述,在大脑里就会出现一副流动的图画:色彩如此的真切,形状如此的多变……还可以构思出书中并没有提及的颜色和形状。如果事先给孩子观看五彩池的画面,孩子的想象必定被框定于画面。多媒体的展示受到仪器的限制,它的色彩和场景并不一定达到传神的效果,如果你展现的五彩池还不如学生的想象,那么这样的展示有什么效果可言呢?但是,谁都知道孩子的想象是世界上最美的,无可比拟的,什么能代替它呢?所以,我说扼杀孩子的想象是一种罪过。二、演示取代了师生互动操作。课堂操作是学生掌握知识、反馈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书写练****课文标示、实际操作等等,这也是学生主动学****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课堂中要有这些具体的操作,需要做好很多准备,自然就给老师带来一定的负担。例如:《乌鸦喝水》课文的教学中,乌鸦是如何往瓶里装石子的?为什么水会往上升高?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也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如果教师只是用课件演示,那么许多孩子并不能从本质上理解其中的道理,更不用说去体会乌鸦遇到事情喜欢开动脑筋这一个思想教育。反之,教师课前准备好几个不一样的瓶子,我们可以叫学生通过朗读来确定哪个是乌鸦见到的瓶子?再请学生往里面装水,说说为什么?最后让学生选择石块往里装,看着水位慢慢上升,让他们想想什么占去了水的位子?通过一个实际操作的演示,直观的解决了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并让学生动手动脑。我相信,这样的效果一定比只看演示来得好。再例,语文课老师指导学生的书写这一环节,现在也有专门的课件代替。我认为也是不够好的。能够端正地书写汉字,是小学生语文学****的一个基本要求。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有这样的指导能力。许多教师现在依赖着课件进行书写教学,的确是省力了不少,但是课件中汉字书写只能局限于笔顺和汉字结构位置的展示,硬笔书写时运笔的过程和轻重缓急的变化,课件始终是无法展示的。学生无法掌握笔画的基本写法,有如何写得出生动的汉字呢?三、课件展示代替了板书。板书是一堂课的小型教案,它既是授课者对教学过程的一个总结,也是学生对本课学****后的消化依据。教师拿着粉笔可以信手几笔,成画、成诗……学生看着老师秀美的文字,往往表现得佩服无常。这本身就是一副师生互动的美妙画面。如今有了电脑和投影仪,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课件内容,忽略板书,甚至舍弃了板书,是不科学的。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图画性赋予字形本身一定意义。汉字书写过程中充满了情景性,很传神,这是高科技所不能传达的。老师脑子里想什么,只有通过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