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经典诵读教学案例——《七律长征》青峰小学代然[案例背景]我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从优秀的诗歌作品中小学生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灵秀,体悟人与物的和谐美妙,感受人类心灵的质朴圣洁。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如能从小能多读些诗词,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更能够陶冶情操、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因此,在小学阶段如何落实好学习古诗的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七律长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走进毛泽东”专题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诗文虽然不长,但知识丰富,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因此,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是个性化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长征,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案例陈述]师:红军在长征的路上都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呢?拿起书,把体现红军战士艰难的词句画下来。(生自学3---6句,师巡回指导)师:哪个词让你具体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生1:“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指乌蒙山;“磅礴”指气势很壮观。师:你体会到了“磅礴”,我们一起来看看“乌蒙山”。(出示乌蒙山的图片)师:用一个词形容你看到的“乌蒙山”。生2:气势磅礴生3:高大雄伟生4:险峻、陡峭、崎岖……师:读读这句话,能不能读出乌蒙山的这种气势?(生齐读)师:让这乌蒙山的气势再磅礴些!(生齐读)师:仅仅是乌蒙的磅礴吗?生1:五岭逶迤腾细浪。师:看图,“五岭逶迤”是什么样子的?(出示五岭的图片)生2:山岭连绵不断。生3:有的山岭高耸入云、峰峦雄伟。生4:山势高大、险峻。师:你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读出这种气势吗?生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老师还没听出五岭的雄伟,再读。生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听老师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再读。生齐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同学们,五岭如此之险峻,乌蒙如此之磅礴,但是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却成了什么?生1:细浪、泥丸,五岭虽然逶迤,乌蒙虽然磅礴,但在红军战士的眼里都成了毫不起眼的“细浪、泥丸”师:这里你体会到什么?生2:长征虽然艰难,但在红军眼里跟本就算什么。师:读出这种情怀。生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谁再读?生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让我们全班一起读。(生齐读)[案例分析]1、以读代讲,读中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朗读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读的训练贯穿于始终,使学生由读生情。开课不久,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全诗,用激情感染学生,博得了他们热烈的掌声;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