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铜仁市2014年八年级质量监测语文质量分析**中学一、基本情况**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应考246人,实考240人,总分14435分,,及格人数134人,%,优良人数9人,%,最高88分,最低13分。表一:、试题分析(一)试题结构本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满分100分,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基础、阅读、写作占比分别为28%:32%:40%。其中第Ⅰ卷有9个小题(1-9)、共18分,第Ⅱ卷有16个小题(10-25)、共82分。总体上讲,全卷知识覆盖面广,重点、难点突出,基础知识考察全面,难易程度适当。(二)试题特点1、遵循大纲,讲究原则。全卷命题遵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为依据,以大纲为准绳,以全面考查学生对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为原则进行命题。2、扣紧课本内容,重视知识积累。全卷在兼顾八年级知识要点的同时,把字、词、句以及文言文、古诗词作为进行知识积累的考查,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3、贴近学生生活,蕴含思想教育。卷中第11题“赵铭匆匆走进礼堂,习惯地用餐巾纸……”,教育了学生在卫生方面不仅仅要讲究个人卫生,还要讲究公共卫生,在与人交际方面,不仅仅是把话说得出口,还要注意得体。4、阅读注重选材,课内外互相呼应。现代文阅读的第20-24题,是课本中《云南的歌会》的一道链接题,该题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课内内容得以拓展延伸,学生阅读能力得以迁移彰显。5、答卷要求有所创新。历年来学期、学年监测考试均是学生在试卷上直接答题,而本次考试要求学生采用答题卡答题,与中考答题模式相一致,有利于学生从八年级开始就适应中考的答题方式。(三)试题存在的瑕疵1、这学期是学年统考,上下册所占内容的比例失调,上册内容仅占全套试题的13%,不符合考试要求上、下册分别为30%、70%的比例要求。2、阅读题的第13小题,题目“第①先写▁▁▁之景,再写▁▁▁之景”中的应是在“第②”中。三、学生答卷分析(一)成绩统计本次共随机抽取答卷100份进行分析,成绩统计如下:(表四:样卷逐题得分统计表附后)表二:样卷分数段统计表分数段0-910-1920-2930-3940-4950-5960-6970-7980-8990-100人数02261020243060表三:试题抽样统计表项版分题目块值型抽样人数应得总分实得总分人均分满分人数满分率%零分人数零分率%最高分最低分得分率&(一)文言文**********.84**********.(二)现代文**********.7**********.(三)现代文**********.—100**********.(二)答题简析:第一版块积累与运用,共28分11小题。其中,选择题9个主要考察学生的字音字形、词语理解、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病句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