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伶官传序》.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伶官传序》.doc

上传人:dsjy2351 2020/5/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伶官传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的: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2、学****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学****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3、理解文中阐发的“盛”“衰”;“得”“失”;“成”“败”;“损”“益”;“兴”“亡”的道理。教学重点:1、文中关键字、词、句。2、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教学难点:1、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的道理。2、理解“谦受益,满招损”“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的启示。第一节一、导入: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这么一句话来总结自己惨败的原因----“天亡我也”。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帝王将相都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天命,许多平民百姓也将人生的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欧阳修的一篇史论《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为呢?二、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吉水人。欧阳修是北宋中叶文学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提倡古文,批评北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他积极培养、提拔、奖掖后进,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上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以散文的造诣为最高。三、解题: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传:传记。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四、写作背景和目的:五代的后唐国君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致使伶人重权在握。后来后唐发生兵变,而拥有兵权的伶人拒不发兵平叛,庄宗只得亲征,但败北,这时众叛亲离,伶人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统治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五、讲解1-2段重要词句。1、一词多义现象。知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D、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与A、与其所以失之者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C、无乃尔是过与D、与秦而不助六国也以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B、可以知之矣C、而皆背晋以归梁D、请其矢,盛以锦囊乃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方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十里,高万仞盛A、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C、请其矢,盛以锦囊告A、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B、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C、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于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C、而皆自于人欤D、智勇多困于所溺E、霜叶红于二月花其A、与其所以失之者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其后用兵D、何其衰也E、其真无马耶之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B、莫能与之争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E、之二虫又何知F、吾欲之南海,何如G、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抑本其成败之迹3、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请其矢,盛以锦囊3、解释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