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望月怀远.ppt

格式:ppt   大小:176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望月怀远.ppt

上传人:xgs758698 2020/5/3 文件大小:1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望月怀远.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望月怀远张九龄“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1、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2、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3、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4、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作者介绍唐玄宗开元时宰相,是一位审时度势、锐意改革的政治家。首倡唐诗山水田园诗派,是唐诗由初唐进入盛唐的桥梁与标志。其诗作《感遇》十二首及《望月怀远》传诵久远。后人评价“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整首诗是如何借助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试结合诗句分析。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好在哪里?“生”字好在哪里?“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马戴《楚江怀古》“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刘禹锡“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共此时”的是谁?怎样理解“共此时”?“此时”,“我”在翘首望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而伊人“此时”也在翘首望月,思念着“我”吧。通过明月寄托相思。“天涯共此时”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我”在思念谁?可以是父母、妻子、亲人、朋友等,具有不确定性。颔联:“怨”什么?为何“怨”?“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颈联:“我”因相思而彻夜难眠,就披上衣服起身四处寻觅。这时有何感受呢?“怜”有何意味?“露滋”有何意味?整夜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怜”应有怜爱之意。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滋”指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尾联:“不堪盈手赠”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月光是如此的柔和恬静,非常可爱。“我”生发出希望捧一掬月色献给远人的愿望。然而皎洁的月光“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不能把可爱的月光赠给远人,那怎么办呢?“梦”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既然现实中不能与远人想见,那就回到卧榻上睡觉吧,在梦里也能与远人相会啊。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