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沾化县傅家村落后寺概况简介山东名胜古迹很多,例如曲阜的孔子故居,及周游列国的传说; 惠民的齐国孙膑孙子兵法;泰安的秦始皇游览泰山松下避雨,钦封五树为大夫( 官名); 又如滨州的秦台, 是秦始皇久闻东海有一不死之草, 乃遣徐市(徐福)及童男女各三千乘船过海寻採,日久未返,秦始皇盼急,筑台遥望,故留下了‘踏上秦台望高丽’的一句留言;更著名的是唐朝时期在沾化县傅家庄兴建的落后寺。曾记得在四十年代傅家村南里许,有唐朝时期兴建的落后寺,亦称落魂堂,占地约十余亩。在贞观年间(公元 644 年)太宗李世民亲自东征高丽到此安营;又到高宗李治的咸亨年间(公元 670 年)令薛仁贵东征吐鲁番(今河北新疆一带)也在此安营下寨,故修建了举世闻名的落后寺。全寺共有殿宇几十余间,主次分明,布局严谨, 覆琉璃瓦,单层飞檐,檐下施斗, 殿阁嵯峨,气势雄伟;屋宇高低参差, 前后有序;牌楼高高耸立,斗拱密密排列,建筑间既自成格局,又和谐统一,布局十分得体。庭院间古树参天,藤萝满树,草坪如毡,花香迷人,使磅礴的落后寺氤氲着浓烈的生活气息。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气势非凡而享誉华夏,扬名海外。有僧人主持供奉, 经传统的历代修建, 至清朝同治( 公元 1862 年) 的癸亥甲子年(公元 1836 —— 1864 年) ,由十三世祖傅士宏垫资七百余千(铜币)和范庄任观海再次重修,由于资金不足,只修了两个大殿与王灵官小庙,都是用青砖琉璃瓦仿古建成。东西两侧的阎王殿与南侧 2 的钟鼓楼、土地庙、城隍庙、中间的马棚,和南门外的金桥、西北角的报天庙都未重修,虽然如此,两个大殿重修焕然一新, 殿宇峥嵘, 雄伟壮观, 给该寺带来了生机,进一步促进了傅家庄每年古历三月二十八日较大规模庙会的活跃,庙会期间,商贾云集,香火甚盛,演戏六天, 四里八村的百姓都来此赶庙会, 众多善男信女来此求神拜佛,成为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独特艺术价值和丰富人文内涵的文化、旅游胜地。重修的两个大殿概况: 西大殿是泰山奶奶殿三间,仿古前有四大明柱, 木雕风格独特, 艺术精巧, 有门无窗,都是雕刻透明的屏障构成, 殿内的正方有神床坐像三个, 是一尊与真人大小相当的泰山奶奶的金色坐像,披着红色披风,挽着发髻,面目慈祥,和蔼可亲, 两边各有坐像两个(有抱小孩的), 门两边各有拿笔、拿薄的站像, 特别令人注目的左前角有一老头用搭子背着两个小孩,歪头探望老少均带笑容,令人可爱,塑艺非常高超,尤其是梁上的两条金龙,金龙姿态各异,个个须眉毕张,活灵活现自由的盘旋特别好看。相隔三米许,有一通道便于出进,东大殿三间模式一样,名为天齐爷大殿(协天大帝) ,其塑像是据封神演义封神榜上所说的人箕子、微子、比干等人物泥塑的,黄飞虎头戴冕旒为首坐像三个,左右站像各三个,特别令人瞩目的前两角的哼哈二将,塑像雄纠气昂,张口提 3 鼻使人不寒而立,尤其梁上盘旋的两条金龙,身的直径约有三十厘米左右, 两条尾巴伸达神像后边相接, 头爪伸出相对, 悬挂进门的上空, 两眼放光,张牙舞爪使人进出就有被抓的感觉,特别是门前悬挂一块金色横匾更有名气,约有三米多长,一米多宽,上写‘神灵丕著’四个大字,题名是沾化县知县陶光勋,并有一大印章,全是雕刻镀金而成,令人注目;寺院中间砌一火池,香客将纸香投入焚敬;尤其一进南门的王灵官,形象一手举鞭,一手拿圈,好像是分清善恶,善者走金桥,恶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