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用心阅读,用心教书《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九中体音美组李俊利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读着此书,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纵观全书,给我印象最深也给我最多启迪的莫过于对阅读的论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他在书中说:“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如果你还要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从事的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你所具备的知识海洋的沧海之一栗,这样在教学生活你应付面对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你不会将你的工作当成一种负担。既然教师要读书,学生也要读书,后进生更要读书。初入工作岗位,面对着一群程度比较普通的孩子,总是让我头疼不已。苏氏也论述了这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差生问题,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那是由智力低下、习惯不好、学习动力不够等造成的,但苏霍莫林斯基却为我们分析了差生的成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身为老师我们会经常去别人身上找原因,而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从教师自己身上找原因。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大师明确告诉我们,促进后进生进步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后进生在我们的心目中,学习能力真的太差了,这些学生连学习都学不好,又何谈阅读?因此往往很多时候剥夺了他们的阅读时间,忽略了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了。阅读对每一个儿童的生命成长意义都很重要,他能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的深度与广度。作为我们教师更有责任引领学生把阅读作为人生一大幸事、乐事,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体会阅读带给他们的多重享受。也许我们会说:对于后进生,我们给他们讲解习题的时间都不够,又怎么又时间让他们去读书呢?我们总是一味地揪住后进生不放,让他们无休止地挣扎在习题的苦海之中,辅导、练习,练习、辅导,以为这就是帮助他们提高成绩的好方法。殊不知这些僵化的练习辅导即使短期内能起到一些效果,但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量枯燥的练习让学生苦不堪言,抹杀了他们原有的对学习的一点兴趣。还是让我们来听听大师的话吧——“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