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想北平.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想北平.教案.doc

上传人:drp539601 2020/5/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想北平.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有一本书,叫《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想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他的每一天能够幸福自信的生活着,那么他必定是个具有完善人格的善良的快乐人。我感觉自己正朝这样的路上行走,并愿意把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共享。我对快乐与幸福的定义什么是幸福和快乐?其实每一个人对之的定义是不同的,我对它的定义很简单:可以读自己想读的书,可以自由的写出自己所想写的文字,让自己的心灵充实,让自己的灵魂干净。幸福是自己拥有一个殷实的美丽的精神家园,拥有一颗善良纯洁而又饱满的心灵,因此读书、思考、写作、工作,一天至少在五六个小时的伏案,让我痛并快乐着(颈椎病比较严重)。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远离职业倦怠,能够把每一天看成是崭新的充满挑战的一天,也才能使自己能够充满自信的去迎接挑战和机遇。同样一天的生活,怎样过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以阳光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去面对,我觉得我们自然能够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这种心态和生活方式是何其重要?作为教书育人者,整天板着面孔,面对学生没有一点热情,只有训斥和发怒,只有憎恨和埋怨,那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又会产生怎样消极的影响?况且,对自己的身心和生活也产生不小的消极影响。不管积极还是消极,你都面临同样的一天,那么我更愿意以笑脸迎接!幸福的体验是靠修炼的当然,这种幸福的体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想要就能要来的。我觉得读书和写作是修炼这种心态的最好方法和最佳途径!回顾自己的成长史,其实就是一部从来也没有间断过的读书史;探究自己心灵的成熟史,就是一部不断反思自己的写作史。我喜欢读书,源自于高中,在周浦中学读书,镇上有一个新华书店,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便用自己的方式买书来看;后来念中文系,在一个寒假里,曾经创下一个礼拜看四部世界长篇名著的历史。我把《红楼梦》读了六遍,跟它学做人,每读一遍便会有不同的体验!读《简爱》和《呼啸山庄》我读得泪流满面,读书,真的有太多的故事。当然还包括许多买书的故事,每年暑假都要去参加书展,每个月都要到书城,福州路、文庙、博库、九久网、一城网、当当网等我都是常客。现在,我像守财奴似的积聚下的几千册图书已经没有办法读完,常常是旧书没有读完,新书就已经来了。我常有这样一个感觉,就静静坐在书房里,心便安定和充实起来。读书真的改变了我的性格,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有许多的朋友。刚工作的时候,血气方刚,脾气很不好,很容易冲动,得罪人,但这种****性,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了;也曾有过“愤青”的做派,但现在能够比较全面看问题了,包括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观的认识,在专业上对自己的提升等,都很有帮助。如读了黄老师惠赠的《学会教学》,恍然觉得原来教书是这样的;近几年来一直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包括中国教育史,感觉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想法越来越多了。这些变化,其实都得益于读书。另外一点,与读书相伴的是写作,我的写作经历其实也来自高中,自己的处女作是自己纪录87年连民龙卷风的日记,发表在《青少年日记》上,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我如今还有写日记的****惯,二十多年,一直没有中断过!刚开始的时候,写作真的是为了名利,为了发表,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于是拼命的写,拼命的投稿,当然也小有收获。但近几年来特别是05年后,我突然改变了自己的这种想法,我感觉写作更多的是带来精神上的一种宣泄,心灵上的一份满足和灵魂上的洗礼。譬如每天在日记中对自己言行得失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