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650986**** 2020/5/5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三单元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一首。设计思路本文是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堪称中国古典诗词上的一绝。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中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图。七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代诗词,结合本文学****目标:让学生读元曲有初步了解,理解本文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我用直接引入对秋天感觉的导语让学生走进作品,再出示九组词语,让学生选三个造句,再和课文句子对比,学生在对比中对课文的体裁——小令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解释什么是曲,以及曲中的小令、曲牌名题目各指什么。再由体裁引入作者——马致远。在品读鉴赏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听读课文,自己画出节奏。再检查错对,最后让学生反复吟诵中感知。在本环节中让学生小组合作研讨本文的写作特点,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是有关写作方法的,都可以说,,在集诗句、背景音乐、动画场景为一体的课件欣赏中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对元曲有初步了解。2、理解本文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学****的方法。2、通过诵读,品味小令的语言。(三)情感与价值观: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感,挺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四、教学重点理解本文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五、教学难点从写作技巧上赏析本文。六、教学准备课文朗读音频文件,课文内容FLASH动画,作者作品相关资料。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伤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季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体会一种情感——秋思。(二)初步感知1、学生创作,对比中整体感悟。(1)出示词语,让学生造句。流水小桥枯藤昏鸦人家古道瘦马老树西风注意:选三个词,造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试着去表达一种意境。(2)打开课本,找出作者的某一个句子(运用以上词语)对比,谈谈自己的感想。2、解题:(1)、本文是元曲中的小令。(2)、“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曲谱。“秋思”是题目。3、作者名片生平简介: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远大都人贡献评价: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简称“关马白郑”。代表作品:《汉宫秋》、《天净沙·秋思》、《夜行船·秋思》。(三)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画出节奏。2、学生练读。(四)品读鉴赏1、哪一句诗的意境点名季节(枯藤老树昏鸦),这一句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悲凉凄凉)2、“小桥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