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学习对联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习对联知识.doc

上传人:kt544455 2020/5/5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习对联知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户县中小学语文教师技能培训会上的讲稿提纲(2013年4月17日)焦万利各位老师:对联,雅称楹联(因常贴在楹柱上),俗称对子。对联,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文学园地的一朵奇葩。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一、    对联的功能与作用对联承载着中华文明,承载着先贤的智慧。对联可以用来装饰环境,陶冶情操,彰扬赞颂,劝勉激励,启迪告诫,祈福吉祥,凭吊缅怀,酬酢欢娱,广告宣传等。这九个方面,主要体现在春联、名胜古迹联、行业联、寿联、婚联、新居联、挽联中。可以说,对联的实用性、群众性超过任何一种文学体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家喻户晓,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其实,人生也是一副对联。人的生和死,贫与富,成和败,名和利,虚和实,优和劣,真与假,那个不是一副对联。人的悲和喜,名和利,正和反,强与弱,顺与逆,宽和严,难与易,那个不是一副对联。读懂了对联,不但读懂了人生,也就读懂了中国,读懂了社会。学****对联佳作,实际上如同品味美味佳肴,可以清心健脾,醒目提神,涵养容颜。还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提高审美情怀,为我们提供写作素材和角度。有了一定的对联知识,作文也自然会文采飞扬。二、    对联的规范与要求对联最基本,最主要的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联律通则》规定了六要素:    (一)       字句对等。古传,有一副联还载于联书:(1)红颜配老翁,妙;      知己成佳偶,堪欢。其实,这不是对联,上联6字,下联7字,不对等。    (二)       词性对品。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词必须是同一类,这叫同类词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等。例:户县人民路诗联文化主题广场有两副联,一副是宋代苏轼联:  (2)一幅(数量词)湖山(名词)来(动词)眼底(名词);          万家(数量词)忧乐(名词)注(动词)心头(名词)。另一副清代阮元联:  (3)水(名词)能(动词)性(名词)淡(形容词)为(动词)吾友(名词);          竹(名词)解(动词)心(名词)虚(形容词)是(动词)我师(名词)。这两副联都符合词性对品的要求。  (三)       结构对应。即上下联句句型要一致。主、谓、宾、定、状、补  ,这些成分在上下联中必须相对应。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如人和对政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飞腾对歌唱),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晴空对丽日)。例:一是周恩来联:  (4)与/有肝胆人/共事;        于/无字句处/读书。另一副是孙中山联:  (5)修身/岂为/名***;        作事/唯思/利及人。两联结构对应,符合汉语语法。  (四)       节律对拍。也叫节奏相应(节奏点、音步)例:清代郑板桥联:  (6)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节奏为三一三。  又一副清代曾国荃联:  (7)传家有道惟存厚;          处事无奇但率真。节奏为二二一二。这两副联节律对拍,音步一致。  (五)       平仄对立。这是个重点。按普通话新声韵,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以七言联为例,上下联之间第二、四、六字必须做到平仄相对,同一上联或同一下联之间二、四、六必须做到平仄相间(交替),这叫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例,清代邓石如联:(8)清风大雅能容物;平平仄仄平平仄          秋水文章不染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