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9
文档名称:

社区无障碍设计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012KB   页数:9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区无障碍设计ppt课件.ppt

上传人:相惜 2020/5/5 文件大小:2.9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区无障碍设计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障碍设计规范》,由于人道主义的呼唤,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它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国际上对于物质环境无障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在瑞典、丹麦等国家就建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此后,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accessibilityfacilities),指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或有视力障碍者使用的安全设施。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了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及其他行动不便者在居住、出行、工作、休闲娱乐和参加其他社会活动时,能够自主、安全、方便地通行和使用所建设的物质环境。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指在新建设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交通设施、通讯网络设施及广播电视设施的同时从事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或者在已建的上述设施中新增无障碍设施进行改造,目的在于使这些设施不断完善,满足残疾人的要求。。1985年3月,在“残疾人与社会环境研讨会”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市残疾人协会、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联合发出了“为残疾人创造便利的生活环境”的倡议。北京市政府决定将西单至西四等四条街道作为无障碍改造试点。1985年4月,在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在建筑设计规范和市政设计规范中考虑残疾人需要的特殊设置“的建议和提案。1986年7月,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编制了我国第一部《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于1989年4月1日颁布实施。《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从2001年8月1日起实施。现行的《无障碍设计规范》,从2012年9月1日起实施。《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规范共分9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居住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历史文物保护建筑无障碍建设与改造。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浙江省无障碍社区创建考核办法》要求,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在社区辖区范围内或自然住宅建筑形成的居住小区内进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无障碍社区创建重点是: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社区道路、绿化地、活动场所和残疾人、老年人家庭的无障碍建设。体现在硬件设施上主要指:社区道路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家庭无障碍改造;公共服务机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公共场所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等。因此今天重点讲讲《无障碍设计规范》中有关上述内容。 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为了避免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行人进入人行道的一种坡道。 在人行道上或其他场所铺设的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觉障碍者产生盲杖触觉及脚感,引导视觉障碍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表面呈条状形,使视觉障碍者通过盲杖的触觉和脚感,指引视觉障碍者可直接向正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 表面呈圆点形,用在盲道的起点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位置以及提示视觉障碍者前方将有不安全或危险状态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 在坡度、宽度、高度上以及地面材质、扶手形式等方面方便行动障碍者通行的出入口。 地面坡度不大于1:20且不设扶手的出入口。. 为方便乘轮椅者旋转以改变方向而设置的空间。 在坡度、宽度、高度、地面材质、扶手形式等方面方便乘轮椅者通行的坡道。2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