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化工企业设备、设施安全检查1、现场作业人员应知应会情况工艺操作规程:主要是指对温度、压力、流量、投料量、投料顺序等工艺条件和要求进行操作的规定。安全操作规程:是指在工艺操作过程中,涉及安全职业卫生要点的注意和必须遵守的原则。检查现场有无相应的操作、安全规程。2、生产装置的工艺是否存有明显缺陷,操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工艺操作纪律1)负压生产中,添加触媒和少量助剂:采用漏斗放料,当考克或阀门打开时,漏入空气。2)负压排气中,排气管串联,某一台设备停用中,会产生误开、误关情况。3)间隙反应的反应釜,共用一个处理装置。4)蒸汽加热时缺少减压措施。5)用压缩空气压送易燃液体。6)采用移动式抽料时,负压从桶中抽料。7)蒸馏溶剂回流过程中,缺少泄爆措施。8)液氯气化时,采用蒸汽直接加热。9)从气瓶中向系统中通液化气体,缺少止逆装置。10)输送易燃气体、液体的管路缺少止逆装置。11)易燃气体排空管道缺少阻火器。3、厂房、生产装置等是否存在设计缺陷如操作室、控制室、分析室等设在装置旁,或有门、窗等直接面对生产装置;紧急疏散通道不畅,工艺管道敷设不符合规范等;厂房设计中泄爆面积是否符合规定要求。(1)厂房设计要求1)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相邻两个出口大于5m。2)每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甲类厂房,每层面积<100m2,同一时间生产人数≤5人乙类厂房,每层面积<150m2,同一时间生产人数≤10人丙类厂房,每层面积<250m2,同一时间生产人数≤20人丁、戊类厂房,每层面积<400m2,同一时间生产人数≤30人,可设一个出口)3)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甲类:一、二级等级单层30m,多层25m;乙类:一、二级等级单层75m,多层50m;丙类:一、二级等级单层80m,多层60m;三级等级单层60m,多层40m4)厂房的疏散楼梯最小净宽≥≥≥)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楼梯间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物储藏室、垃圾场;不应有障碍物。(2)厂房的附属用室《建规》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2)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分控制室宜独立设置。当贴邻外墙设置时,应采用防火极限不低于3h的不燃烧体墙与其他部分隔开。3)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耐火等级二级,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丙类厂房内设置办公室、休息室,,设1个独立出口。4)厂房内设置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其储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用防火墙隔开。《石化规》1)装置的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办公室和生活间,应布置在装置的一侧,并位于爆炸危险区范围以外,并宜位于甲类设备,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2)应符合——控制室、变配电室在底层,也可放在二层或更高;比重大于空气的可燃气体场所,;3)室内不得安装可燃气体一次分析仪。(3)工艺管道1)管道应根据生产特点和物料性质选用合适材料。2)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管道应设安全阀、爆破片。3)输送可燃物料并有可能产生火灾蔓延的放空管和管道间应设置阻火器、水封等阻火设施。4)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管道,应采用隋性介质置换和保护。5)具有易燃易爆的工艺管道宜集中布置,采用露天或敞开式建构筑物。6)跨越道路的管道支架,净空高度≥4m(《建规》)净空高度≥5m(《石化规》)7)长距离输送的管道(尤其是供热管道)应采用膨胀弯。8)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管道横穿道路时,应敷设在管涵或套管内。9)在公用工程管架上温度高的管道布置在上层,液化烃、腐蚀介质管道布置在下层。(4)厂房泄爆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应设置泄压设施泄压面积A=10CV2/3V——厂房的容积C——厂房容积为1000m3的泄压比危险介质C值氨≥、煤粉≥、汽油、甲醇≥≥≥≥)泄爆材料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易于泄压的门、窗(不应采用普通玻璃)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质量<60kg/m2泄爆方向——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屋顶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