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要研究文献湖北戏曲综合研究文献:1、王俊,方光诚:《湖北戏曲声腔剧种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2、舒志超:《一座丰碑彰往昭来—评<中国戏曲志·湖北卷>》,《戏剧之家》,1998年第5期3、邵雯:《湖北当代戏剧述评》,《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4、邓家琪:《浅析湖北戏剧文学创作现状》,《戏剧之家》,2001年第2期5、龚战:《浅析湖北地区戏曲剧种的流布现状》,《戏曲研究》,2003年第3期6、江胜清:《 新时期湖北戏剧流变浅论》,《孝感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7、江胜清:《 新时期湖北戏剧的成就与缺失浅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8、魏莉:《湖北地方戏曲的历史成就》,《戏剧文学》,2007年第7期9、安葵:《万里长江横渡——新时期湖北戏曲观感》,《戏剧之家》,2007年第2期10、戴义德:《湖北戏曲流变与发展概览》(连载),《戏剧之家》,2007年第2期11、戴义德:《湖北戏曲流变与发展概览》(接上期),《戏剧之家》,2007年第3期12、李德喜:《湖北传统戏台》,《华中建筑》,2008年第4期13、孔庆夫,金姚:《探究湖北地方戏曲——荆州花鼓戏》,《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第12期14、孔庆夫,金姚:《探究湖北地方戏曲——荆州荆河戏》,《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5、苏英杰:《湖北清戏——湖北第一个曲牌大剧种》,《戏剧之家》,2009年第2期16、彭然,胡江伟: 《鄂东北地区传统戏场建筑丛考(上)——戏场建筑的产生极其发展沿革》,《华中建筑》,2009年第10期17、彭然,胡江伟: 《鄂东北地区传统戏场建筑丛考(下)——戏场建筑的实例及其建筑特征》,《华中建筑》,2009年第11期18、彭然:《湖北传统戏场建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19、韩晗:《论湖北地方小戏的生存空间与发展范式——以阳新“采茶戏”为例》,《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2012年00期20、陈志勇:《论方言与地方剧种“种类”的多样性》,《文化遗产》,2012年第1期黄梅戏研究文献:1、洪非:《黄梅戏探源》,《黄梅戏艺术》,1981年第1期2、桂遇秋:《黄梅戏另一流派的历史和现状——黄梅采茶戏在赣东北》,《黄梅戏艺术》,1981年第2期3、孟晋,晓阳:《黄梅戏自采茶来——略谈黄梅戏在宿松的发展》,《黄梅戏艺术》,1983年第2期4、洪非:《黄梅戏的稀见剧目》,《黄梅戏艺术》,1983年第2期5、桂遇秋:《弹词与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关系》,《黄梅戏艺术》,1987年第4期6、桂遇秋:《从<梁祝>叙事山歌到戏曲——黄梅戏<下天台>、<上天台>的产生及其流播》,《黄梅戏艺术》,1988年第3期7、汤金城:《话说黄梅县与黄梅戏》,《黄梅戏艺术》,1989年第2期8、莫诚斋:《黄梅戏楹联丛话(四)》,《黄梅戏艺术》,1990年Z1期9、桂遇秋:《清歌妙舞源出黄梅——关于黄梅戏源头之我见》,《黄梅戏艺术》1992年第2期10、桂靖雷:《黄梅采茶戏流行区域历史文献资料辑录》,《湖北文史资料》,1996年第2期11、桂靖雷:《黄梅戏与花鼓诸腔起源、发展及传播等言论剪辑》,《湖北文史资料》,1996年第2期12、桂遇秋:《黄梅采茶戏形成年代的几种说法》,《湖北文史资料》,1996年第2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