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儿童诗教学要关注儿童.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诗教学要关注儿童.doc

上传人:x11gw27s 2020/5/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诗教学要关注儿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文/李竹平   来源:素质教育大参考    听一位教师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如骨鲠在喉。教学流程大致是这样的,学生自读过课文之后,教师就课文内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下来:雪地上来了哪些小画家?文中怎么写的?它们用什么画的?谁没来呢?青蛙为什么没有来?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冬眠?文中有几个小画家?想一想雪地里还会有哪些小画家?它们又会画些什么呢?老师问了,学生答了或者老师帮学生答了,最后,教师提议:“让我们用高兴的语气从头到尾读一读课文吧。”至此,“课文”学完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儿童诗呢?不见了!  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到底得到了什么?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吗?知道动物用什么在雪地上画画吗?如果这就是这首儿童诗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课堂阅读的目的,就是编者选编的全部意图,那还不如向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文本:下雪了,小鸡用爪子在雪地上画了竹叶,小狗用爪子在雪地上画了梅花,小鸭用脚丫在雪地上画了枫叶,小马用蹄子在雪地上画了月牙。青蛙在冬眠,它没来画画。  当然,像上面那样漠视课程目标,漠视文本特性,漠视学生语文素养提高需要的课堂虽然存在,却已非主流。但是,无视阅读在提升学生生命品质上的巨大作用,不明了不同文本在语文学****中的不同价值,更不了解儿童诗之于儿童的无可替代的语文教育价值的现象却不在少数。有道德有思想的语文课堂,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提升学生生命品质,丰盈学生生命内涵的高度,把儿童诗还给儿童。  一、儿童诗——儿童生活的诗意存在  儿童诗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来源于生活,是作者运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以儿童的心灵去感受,运用儿童的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童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形象的反映。它经过提炼,却不留提炼的痕迹,因为儿童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存在。“下雪了/下雪了”,只有儿童才会因雪而惊喜,因雪而雀跃;“雪地上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只有儿童,才会有这样的敏感,才会为这些“平常”的脚印心动,生发天真美丽的遐想;“不用画笔不用纸/几步就成一幅画”,只有儿童,才会对小动物的“高超本领”心生羡慕,发出赞叹;“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觉呢”,只有儿童,也只有儿童那颗纯真的心才关心活泼可爱的小青蛙现在在干啥。这首儿童诗,就是丰富多姿的儿童生活的一个真实片断的诗意存在,诉诸于童言童语,洋溢着童真童趣,表现了童心童情,学生读之诵之,当会心于其情,会意于其景,诗意弥漫心怀。简单地说,儿童诗就是这样一类诗歌,它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它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情感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最易激起儿童感情上的共鸣。  选编进小学语文课本的儿童诗分为童话诗、寓言诗、科学诗、故事诗、讽刺诗、题画诗等等,但无论是哪一类的儿童诗,都反映着儿童的生活和情感,都是儿童生活的诗意存在。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如“春雷跟柳树说话了/说着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