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事迹及颁奖词.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事迹及颁奖词.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事迹及颁奖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感动中国 2014 年度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感动中国 2014 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2015 年2月 27 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感动中国” 2014 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被人们称作“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成为今晚第一位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同样感动中国的还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我国高温合金研究奠基人师昌绪;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 10 年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两次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作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留名“炎黄”,默默捐款 27 年的张纪清;与失聪的儿子同桌 16 年,陪儿子考上大学的陶艳波;破获上百起暴恐案,被誉为大漠“猎鹰”的新疆特警木拉提· 西日甫江; 对麻风病人不离不弃,守望麻风村近 40 年的医生肖卿福;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晖;几代人接力帮助残疾邻居,创建美丽家园的陇海大院。此外,“年度致敬群体”的殊荣被颁给了远赴非洲的中国埃博拉医疗队。这十位(个) 平凡之人和团队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 令我们震撼, 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 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在感动与眼泪背后, 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 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生活中, 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 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 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生活之中, 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感动中国 2014 年度人物事迹 1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89 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 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 年, 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到氢弹, 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 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从 60 年代开始, 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 此后 30 年一直隐姓埋名,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 一次是 1999 年, 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 另外一次是 2015 年1 月9 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2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10 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 1965 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 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 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 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 200 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 夏天臭气熏天, 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 左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