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老奖状背后的-故事.docx

格式:docx   大小:5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老奖状背后的-故事.docx

上传人:iris028 2020/5/7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老奖状背后的-故事.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喜社区老奖状背后的故事-----------童铨同志被评为文物保护先进者在陕西省岐山县青化镇童家村村民童拴雄家里,一张奖状保存了50年,那是1958年他的父亲童铨等五位农民因保护上交西周青铜器外叔鼎,由岐山县人民委员会颁发的。这张奖状是特制的,在长44厘米、宽32厘米的白纸上用兰颜料涂成底色,四周用红、黄两色画了相互缠绕的飘带,上边飘带的中间是一个圆圈,圈内画有一圆鼎,鼎两边各有一小爵。奖状上共有7行用黄色颜料书写的字,第一行为宋体“保护文物有功”大字,大字的左边原镶有外叔鼎的黑白照片。奖状正文为行书,内容为:“青化乡童家生产队童兆乾、童怀义、童玉乾、童铨、童生民等五人于1953年从土壕中挖出铜鼎一座,据初步鉴定,系周代器物,是研究祖国历史的宝贵资料。于本年八月献给政府,这种爱护祖国文物的实际行动是值得表扬的。”下面落款是:岐山县人民委员会。经历了50年的岁月,奖状的周边已磨损,中间有折痕,外叔鼎照片也已丢失,由于下面残缺,奖状颁发的日期和公章已无法看到。这张奖状背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2004年8月至11月,带着这一问题,笔者与时任宝鸡市文物局局长的张润棠先生、宝鸡民俗博物馆馆长龙剑辉先生三次前往岐山县县城和童家村,拜访了当年征集外叔鼎的岐山县文化馆原馆长庞怀靖先生,寻访了外叔鼎的发现人童玉乾、童怀义老人,在童铨的儿子童拴雄家里看到了那张保存了近50年的“保护文物有功”的奖状。于是,一段已鲜有人知的往事被重新提起,一件珍贵青铜器背后隐藏的群众保护文物的典型事例又再现眼前……那是共和国成立不久的1953年,农村实行互助合作化,地处古老周原大地的岐山县青化乡童家村村民童兆乾、童玉乾、童怀义、童铨和童生明等5户为一个劳动互助组。童兆乾、童玉乾是堂兄弟。这年11月的一天,他们五人在村子东南的瓦家壕四、五米高的土崖挖土。年龄稍大的童兆乾、童生明和童玉乾在崖边挖土装车,年仅16岁的童怀义跟着车把式童铨赶车缷土。童兆乾他们在半崖上挖着挖着,突然,童兆乾的镢头被弹了回来,手被震得发麻,肯定是碰到了硬东西,于是就一点一点用镢头尖刨,原来土里面有一个方形的铜东西(鼎耳),顺那东西的边沿往下挖,呈现出像锅一样的轮廓,里边填满土。五个人非常惊奇,这时天也快黑了,见不远处有人,就用土进行了掩埋,约定天黑后再挖。夜幕降临,田野里劳作的人都回家休息。吃罢晚饭,稍事歇息,他们五人又来到土壕,借着月光,从那东西周围挖土。挖着挖着,那东西滚落下来,隐隐约约看见,有两个耳,圜腹,三条腿。虽然叫不上名字,但他们知道这是古代的宝物,因为村上的老人们常说,他们所在的地方曾是周太王建都之地。掏出里面的黄土,几个人抬着一掂量,约有二百近左右。他们当时不知道怎么处理,也不敢声张,一起抬了回去,先放在童铨家厦房用椽搭成的简易楼上。半年后,又抬到童兆乾家,放在土炕与山墙之间,并用土坯和泥封存起来。光阴荏苒,一晃5年时间过去了,那件宝物也被秘藏了五个年头。到了1958年8月,农村已经实行公社化,大炼钢铁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生产队号召群众交献废铁烂铜。同时,文物普查工作也在农村逐步开展,童家村是文化馆干部常来的地方,他们和驻村的工作组经常给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政策。作为青年团员的童怀义、童玉乾,认识到他们挖出的东西是文物,应当交献给国家。经过五人商议,他们报告给队长童生玉,把宝物交给了生产队。生产队逐级上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