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

格式:ppt   大小:22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

上传人:1650986**** 2020/5/8 文件大小:2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一、文学常识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时应举及第,年仅14岁,尚是一少年,但因才华外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27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律诗8句分4联,分别为“首联,额联,颈联,尾联”根据毎一联的作用,分别称为“启、承、转、合。”二、朗读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三、诗歌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起:首联,破题,交代送别的地点和时间。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代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辅:辅卫三秦:长安附近关中一带的地方(点出了送别地点。)风烟:风尘烟雾(点出送别时间:早晨)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个渡口(点出了行人将要去的地方)“远远望去但见四川省一带风尘雾中苍茫无际。”三、诗歌赏析首联描写了那些景物?第一句与第二句描写景物特点上有什么不同?明确:城阙三秦风烟五津。一近一远,一明一暗。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三、诗歌赏析诗的开头明说离别了吗?说了些什么?没有,描写了这两个地方的形式和风貌。现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诗人与好友杜少府站在长安城下,抬头看看长安城,再张望一下蜀州的方向,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那送别的情意就自在其中了。三、诗歌赏析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个细节的问题,诗人站在长安城下能看到千里之外的蜀州吗?运用了什么表观手法?明确:不能。类似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诗人超常人视力之所不及,用想象的眼晴看世界,开篇就内我们展示了个壮阔的境界,这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杨枝、泪痕、酒是不同的。三、诗歌赏析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承:紧承上联所描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人具体化的描述。离别意:离别的情意;与君离别意:我和你离别的情意。宦游人:为做官而漂泊在外的人。(古时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成为游士或游学,离开家乡到异地做官称游宦或宦游)作者意在告诉杜少府此时我和你一样难过,但因为我们同是宦游人,命运相同,这次分别是别中之别,这两句诗很自然的把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写出来了。三、诗歌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五六句笔锋一转,转而去安慰将远行的友人。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这一句往往就是名句)海内:四海之内,指全国。比:靠近,挨着。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即使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这既是对杜少府的安慰也是对他的一种赞扬(点拨:知己)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志趣,是真挚的友情得到了升华。三、诗歌赏析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无为:不要,不需要。歧路:分别的路口。沾巾:挥泪告别(人哭了,就要用手帕拭泪,于是沾巾就可以用来代替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