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预算会计论文——我国预算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班级: 091 公管 0班姓名:王娅学号: 2009110039 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以后至 1988 年) 是计划经济时期预算会计; 第二阶段(1989 年至 1997 年) 是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预算会计;第三阶段(1998 年至今)是市场经济时期预算会计。目前,我们仍在实行从 1998 年起开始实行的一则三制,即《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尽管五十余年来,我国预算会计体系日益充实而完善,但是现行的预算会计只是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以预算执行为中心的各项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专业会计,其目标主要是为了满足国际宏观经济管理和预算管理的需要,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社会公众的需求。一,从透明度原则而言,现行预算会计体系难以提供全面、透明的财务信息。全面的财务信息是要求政府应提供反映财政所有资金的运动状况及结果的财务信息,不仅包括财政的一般预算、基金预算、专用基金和财政周转金,还要包括社会保障金、对国有企业的投资以及政府的债权债务等。财务报告要提供广泛的财务信息,披露充分。同时, 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原则要求政府的财务信息要清晰明确、易于理解,并且不同信息使用者可以从不同的渠道方便而及时的获取,有利于财务信息使用者评价政府的财务状况、业绩、运营情况及财务风险。然而,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就很难满足透明度原则的要求,提供全面、透明的财务信息。二,从负责任原则来看,现行预算会计采用的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无法充分反映政府受托责任和业绩情况。但实践表明,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有明显的不足,而且只能反映公共部门是否正确执行了预算计划,无法充分反映政府作为一个独立会计主体应予反映的受托责任和业绩情况,其表现为:,导致债务记录的不完整,不能准确反映政府预算管理业绩;,只能面对过去;,不利于评价收支结余的性质,不能真实评价和考核政府的财务受托责任执行情况。三,从灵活性和前瞻性角度分析,现行预算会计已不再适应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环境。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是以政府预算为基础,每一个预算单位为一个会计主体和报告主体,将政府单位根据机构建制和经费报领关系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但是有一定的缺陷:,只是努力争抢更多的预算资金划拨;,预算不能控制具体财务资源的使用。然而,现在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已经不再是像建国初期时国家财政集中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所有纯收人,同时包揽所有部门、地区、企事业单位的支出,而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言:“新兴工业化国家正在改革它们的公共支出管理体系,这些国家已经面临着一个持续的压力,即需要更加完整的会计信息,这需要改革其预算会计体系”,从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灵活性和前瞻性角度分析,现行预算会计已不再适应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环境,不符合近年来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政府及财政职能的转换。四, 从法律和正直原则来看,现行预算会计体系面临持续的压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