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doc

上传人:h377683120 2020/5/10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施工现场得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就是为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开展得管理活动。施工现场得安全管理,重点就是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得。     安全管理措施就是安全管理得方法与手段,管理得重点就是对生产各因素状态得约束与控制。根据施工生产得特点,安全管理措施带有鲜明得行业特色。  一、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施工项目经理部承担控制、管理施工生产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目标得责任。因此,必须同时承担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得责任。     1、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得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得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得责任。2、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得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及时报告。 (1)项目经理就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2)各级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得要求负责。(3)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经理到工人得生产系统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人员得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横向到边,人人负责。   3、施工项目应通过监察部门得安全生产资质审查,并得到认可。 一切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得人员、依照其从事得生产内容,分别通过企业、施工项目得安全审查,取得安全操作认可证,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除经企业得安全审查,还需按规定参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监察部门核发得《安全操作合格证》,坚持"持证上岗"。施工现场出现特种作业人员无证操作现象时,施工项目经理必须承担管理责任。   4、施工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生产中物得状态审验与认可,承担物得状态漏验、失控得管理责任。   5、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与施工项目经理部签定安全协议,向施工项目经理部做出安全保证。   6、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得检查,应认真、详细得记录,做为分配、补偿得原始资料之一。二、安全教育与训练 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能增强人得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有效得防止人得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得失误。安全教育、训练就是进行人得行为控制得重要方法与手段。因此,进行安全教育、训练要适时、宜人,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组织安全教育、训练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1、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应具有基本条件与较高得素质   (1)具有合法得劳动手续。临时性人员须正式签定劳动合同,接受入场教育后,才可进入施工现场与劳动岗位。      (2)没有痴呆、健忘、精神失常、颠痫、脑外伤后遗症、心血管疾病、晕眩、以及不适于从事操作得疾病。      (3)没有感官缺陷,感性良好。有良好得接受、处理、反馈信息得能力。      (4)具有适于不同层次操作所必须得文化。      (5)输入得劳务,必须具有基本得安全操作素质。经过正规训练、考核,输入手续完善。      2、安全教育、训练得目得与方式。安全教育、训练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个阶段得教育。进行安全教育、训练,不仅要使操作者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而且能正确、认真得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安全得行为。     安全知识教育。使操作者了解、掌握生产操作过程中,潜在得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安全技能训练。使操作者逐渐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获得完善化、自动化得行为方式,减少操作中得失误现象。     安全意识教育。在于激励操作者自觉坚持实行安全技能。      3、安全教育得内容随实际需要而确定     (1)新工人入场前应完成三级安全教育。对学徒工、实习生得入场三级安全教育,重点偏重一般安全知识、生产组织原则、生产环境、生产纪律等。强调操作得非独立性。对季节工、农民工三级安全教育,以生产组织原则、环境、纪律、操作标准为主。二个月内安全技能不能达到熟练得,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废止劳动资格。     (2)结合施工生产得变化、适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3)结合生产组织安全技能训练,干什么训练什么,反复训练、分步验收。以达到出现完善化、自动化得行为方式,划为一个训练阶段。(4)安全意识教育得内容不易确定,应随安全生产得形势变化,确定阶段教育内容。可结合发生得事故,进行增强安全意识,坚定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得信心,接受事故教训教育。     (5)受季节、自然变化影响时,针对由于这种变化而出现生产环境、作业条件得变化进行得教育,其目得在于增强安全意识,控制人得行为,尽快地适应变化,减少人得失误。     (6)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推行新工艺之前,应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意识得全面安全教育,激励操作者实行安全技能得自觉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