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外军高技术武器装备介绍
总参谋部军训部
解放军出版社
外军高技术武器装备介绍
第一章航天兵器
第一节概述
航天技术是年代未兴起的高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极其重要的标志
之一。在此基础上出现的军用航天器发展也极为迅速。据统计,截止
年月日世界各国共进行了次航天发射,成功入轨的航天器共有
颗。这些航天器绝大多数是美国和前苏联两国发射的,其中各种军用
航天器均占各自发射总数的%。军用航天器在军事上的作用日益显著,
并使军事争夺由内层空间扩展到外层空间。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军用航天
器多达数十种,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突出地显现了军用航天器的广泛用途
和它的极端重要性;
目前,军用航天器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一)支援地面、海上、空中军事力量的卫星系统,包括侦察卫星、预
警卫星、军用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等。这些卫星作为现代军事力
量的耳目、神经,对军事行动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攻击敌方航天器的天基(或部分天基)武器系统,包括反卫星卫
星、反卫星导弹和各种天基束能武器(如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等。所谓
天基是指武器系统本身全部在外层空间工作。上述的前两种反卫星武器已经
出现,并对各种军用航天系统构成了现实威胁;天基或部分天基束能武器目
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三)军用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等。军用载
人航天器可以使人在军事航天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迄今国外载人航天技
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尚于探索试验阶段,但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军事潜
力。
总之,外层空间是一个新的军事高地。现阶段各种军用航天器已经成为
影响地面、海上、空中军事行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军事航天技术的发
展,各种新型航天兵器会层出不穷,将发挥越来越大作用。在未来的军事行
动中,外层空间有可能成为陆、海、空之外的第四维战场。外层空间的军用
航天器之间的较量会成为人类战争的又一新的角逐领域。
第二节军用卫星
一、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就是外层空间的微波中继站。它具有通信距离远。容量大、可
靠性高、不易被摧毁等优点,已成为极为重要的通信手段。美国、英国、前
苏联等都建立了各自的军用卫星通信网。
今后,军用通信卫星的发展主要是提高卫星通信的保密性、抗干扰性和
地面终端站的机动性及在核战争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将采用更多的新技术,
例如使用更高的频率以增大通信容量和允许大量的战术用户通信;采用扩展
频谱的调制技术,以增加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采用机动变轨和加装“盔甲”、
“眨眼”等装置,提高抗攻击和抗毁能力等。
(一)美国国防卫星通信系统()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是为美国国防部各部门提供通信线路和全球军事指挥
的直接支援系统;是为指挥当局控制和指挥驻世界各地的美军、收集各预警
站或情报站的信息提供生存能力强的通信网络。
、战术技术性能
空间部分由颗卫星构成全球通信网, 颗为工作星, 颗为备用星。
卫星正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图)。地面终端有多种型号:固定终端、
地面机动部队卫星通信终端、战术卫星通信终端和舰载终端。
图美国第二代国防通信卫星
第二代通信卫星上行线路频率~ 千兆赫,下行线路频率~
于兆赫,每颗星个转发器,每个转发器输出功率~ 瓦; 副卫
星天线,通信容量话路或兆比特秒数字数据,卫星重千克,
设计寿命年。
第三代通信卫星上行线路频率~ 千兆赫,下行线路频率~
千兆赫,每颗星个转发器,每个转发器输出功率或瓦; 副
卫星天线,通信容量路双工话,卫星重~ 千克,设计寿命
年。
地面终端抛物面天线直径米,展开时间人需用~ 分钟。
、特点
卫星通信覆盖面大,通信距离远;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地面终端灵活,
开设迅速,容易组网;地面不需中继,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设备;卫星通信质
量与通信距离无关。
、使用情况
现已发射颗第三代通信卫星,其余第二代通信卫星将逐渐被新一代卫
星替换,一直工作到年代未。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装备了套国防卫
星地面终端。参战的美国第军、第空降师、第空中突击师均配备
了地面机动卫星通信终端—和—。美国陆军仅在西南
亚战场上配置的就为个师共部、个军共部、军以上部、总共
部;—为个师共部、个军共部、军以上部、总共
部。
(二)美国舰队卫星通信系统()
它可为美国海军提供战区间和战区内的多路特高频通信勤务;为美国空
军和陆军战术部队提供通信勤务;为海军飞机、舰艇、潜艇、海军陆战队及
空军和总统指挥网提供通信勤务。
、战术技术性能
空间部分由颗工作卫星提供全球服务。卫星工作频段:超高频( )
~ 千赫,特高频( ) ~ 兆赫;每颗星有个转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