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序
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
在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党的十
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
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构划出了基本框架。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过程中,
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我们
的理论知识水平、业务水平和决策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迎接新的挑
战。要看到,当前形势的发展,有许多过去我们所不熟悉、不懂得的新精神、
新知识、新概念,需要我们老老实实地去学习,真正弄懂吃透。不仅要学习
与我们业务相关的知识,还要学习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了解世界各国包括
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通行做法,尤其要学好邓小平同志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方针、政策及近期出台的各项重大改革措施,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
践。否则,还是老的一套,抱残守缺,就必然要落伍,以至根本无法工作。
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告诫全党要承认自己的不足,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学
习,努力掌握新知识,不断增长新本领。并指出,从当前领导工作的要求来
说,一要学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二要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基本知识;三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四要学习近代史和国际社会主义
历史的经验。这为我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学习需要教材,需要好的教材。去年以来,国家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陆
续出台,新知识、新概念、新思想层出不穷,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学科非常
多。为了普及市场经济知识,我部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员,
编写了这套《现代市场经济基础知识》系列丛书,共十个小册子。该书短小
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内外兼收,集知识性、普及性、实用性、系统
性于一体,把当前出台的各项重大改革措施的主要内容,相关学科中最基本
的、必须掌握的及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带有一定普通性的一些
名词、概念融入其中,很有针对性,是一套供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广
大干部职工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的很好教材。
我相信,充分利用和学习这套丛书,对各级管理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熟
悉、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深
化改革,扩大开放,沿着党指引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阔步前进,
将会大有裨益。
一九九四年三月十一日
外汇
一、外汇
外汇国际汇兑的简称。国际汇兑有两种含义:作为动态概念,它是指
一国把本币兑换成外币用以清偿国际债务的活动;作为静态概念,它是指一
国占有的用可兑换货币表示的金融资产,是取得外国货币的债权凭证,主要
用作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存在形态包括货币、信用凭证和有价证券。外汇
通常指后者。我国的《外汇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外汇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以
下几种:()外国货币,包括外国钞票及铸市,这部分比重很小;()外
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及其他息票,这部分
比重较大;()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
()其他外汇资金,如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对外汇作如下定义: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包括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
外汇平准基金组织、财政部等)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
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该定义从官方角度说
明,强调的是货币当局拥有的作为官方支付手段的外汇。
外汇是国际贸易的产物。国际间的商品流动和资本流动,导致债权债务
关系的发生。要办理国际结算,必然产生对外汇的需要。外汇的作用表现在
许多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转换国际间的购买力。外汇是以一国货
币兑换成其他国货币,用来作为支付的手段,这就等于将一国的购买力转换
成其他国的购买力,从而扩大了商品流通的范围与速度。促进国际贸易的
发展。外汇是国际间清偿债权债务的工具,利用它不仅可以节省运送现金的
费用,避免风险,缩短支付时间,加速资金周转;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这
种信用工具,使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商之间能够授受信用,从而扩大了资金
融通范围,促进了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发展。为国际间的资金流动提供了方
便。世界各衡,使一些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的剩余资金;
而多数发展中国家为资金私有制的国家,为了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需要利
用国际金融市场筹措所需资金。外汇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充分发挥了调
节资金余缺的作用,从而便利了国际间资金的融通。
外汇分为自由外汇与记帐外汇。自由外汇也叫现汇外汇,是指那些在国
际结算中能广泛使用,并能不受限制地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的外汇。目前,
自由外汇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