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戊戌变法》的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戊戌变法》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650986**** 2020/5/14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戊戌变法》的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强学会、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势的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保国会、百日维新、戊戌政变与变法失败的原因。2、能力方面:①通过揭示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与发展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维新派等改革派思想比较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③通过引导学生科学地评价认识戊戌变法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认识康、梁维新思想的产生发展,是中国近代历史演变的必然结果,训练学生运用历史思维看待历史现象的方法。2、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及分析百日维新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3、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教材中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历史材料的方法。4、通过引导学生划出戊戌变法的图示,训练学生用图示反映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发展演变过程的方法。(三)态度、情感、价值观1、通过对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以康、梁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2、通过对维新变法从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继而成为社会改良实践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这一演变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必然产生,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必然产物,反映了历史进步的趋势。3、通过戊戌政变过程的教学,以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为榜样,培养学生爱国救国的意识和优秀品德。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戊戌变法的背景、康梁维新思想及理论著作。《应诏统筹全局折》。戊戌变法内容、历史意义和教训。2、难点: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特点,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示例]导言一:讲述式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们也一直在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法。前面我们学习的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兴起的洋务运动就是如此,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洋务运动也随着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而成明日黄花。这就证明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不能完成这一任务。那么,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又如何呢?他们掀起了戊戌变法。自然导入新课。导言二:对比式同学们都知道,近代日本也曾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他是通过什么改革后才走上富强之路的?(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近代中国也面临同样的局面,中国资产阶级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他们又怎样呢?(向日本和西方学习,掀起了救国的戊戌变法),那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