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优质课评价.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优质课评价.doc

上传人:1651012**** 2020/5/14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优质课评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特级教师的优质课谈语文新课程的实践现在语文课堂的常见标签是什么呢?民主、开放、生成、个性化。所以近年举行的一些全国性的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往往都叫什么“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活动”、“开放性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个性化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但不管具体叫什么名字,前面一定都会冠之以“新课程”或“新课改”之类的定语。笔者于前年在连云港参加的一次语文盛会也不例外,叫“走进新课程——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精品课大联展”。对于这样的活动,我想我们无非想要探询两个问题,那就是“走进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活动究竟新在哪里?特级教师的语文教学又“特”在何处?对于新课程带来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变化,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地概括一下:一是师生角色定位的变化。现在老师的角色一般定位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首席。否定“天地君亲师”的传统权威,反对教师的话语霸权。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对话交流合作的并不容易。笔者曾听一位当地很有名气的青年教师上课,观其形是言笑晏晏,点头连连,但他骨子里面并不信任学生。为什么呢?第一,整堂课他没有真正让学生提一个问题。第二,他提的每个问题,无论学生回答得多么完美,他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思重新表达一遍,当然这些语言华丽得让人浑身小米丰收。这就是形似而神离。二是教学方式的转变。现在提倡的学习方式是什么?自主、合作、探究,而教师的教学技巧从单纯的讲授扩展为讲授、引导、启发、点拨、展示等等,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这在这次联展活动当中体现得相当充分。特别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李卫东的课,上的是《生死攸关的烛光》,整个一节课90%的时间都交给学生,学生阅读文本,学生欣赏文本,学生质疑文本,自主合作探究的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运用。三是课堂评价方式的变化。以前的课堂教学评价非常死板,为什么呢?因为以前有三座大山压着:教纲、教材、教师。教纲定的,教材写的,教师说的,往往就是权威。所以问题的答案往往是死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课堂上,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精神领域,大家都是平等的自由的,因此学生的精神产品能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保护,问题的探究不再囿于狭小的思维空间,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受到鼓励和赞许。一位老师教文言文《卖油翁》,问如何评价陈康肃这个人?一般人对陈康肃这个人只是一味地否定,认为他除了骄傲自大,别无一点可取之处,因而,教参上把他对卖油翁的“笑而遣之”中的笑判定为“尴尬的笑”。通过探究,学生就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因为陈康肃身居高位,对地位悬殊太大的卖油翁,他无需伪装自己,他完全可以“恼羞成怒”嘛。而最后他却“笑而遣之”,说明他是被卖油翁彻底说服了,他的“笑”是心悦诚服的笑,是知错就改的笑。学生的回答超越了教参,恐怕老师也没想到,如果是以前,老师顶多对他的敢于挑战的勇气表示欣赏,但是不会赞同他的观点,因为教参没有这样写,考试也不会这样考。但是现在呢?凡是学生言之有理的我们都会悦纳。至于要问特级教师执教的语文课堂又特在什么地方?据笔者看来,不是教学技巧比普通教师高明多少,不是教学环节的安排比普通教师巧妙多少,而是特在他们的学识、气质、素养、个性,他们对于课程、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