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寻找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能熟练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培养良好的合作态度。教学准备:挂图、小正方体、卡片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出示画面:小朋友搭积木的情景。)看,小朋友搭的各种形状的积木,多漂亮!这个小朋友搭了个长方体,每层搭7块,2层一共几块?4层呢?6层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谁能把7的乘法口诀背给大家听? 今天,咱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请小朋友们也来摆一摆,用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几块呢?(学生操作后汇报) 。如果摆1个大正方体需要8个小正方体,摆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3个呢?你是怎么算的?(学生可以用连加法计算) 。大正方体的个数小正方体的个数(1)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再全班交流) (2)能把表中求小正方体的个数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板书:1×8=8 2×8=16 …… 8×8=64 。你能看着这些算式,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同桌试着说说,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说,教师在乘法算式后空一段板书:一八得八,二八十六,……八八六十四。学生齐读乘法口诀。 。(1)师生对答8的乘法口诀,提问:怎样很快地记住8的乘法口诀?他们有规律吗?你有什么窍门?(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同桌再互相背一背。) (2)你感觉哪句口诀难记?谁有办法帮助他?(让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寻找方法。如:怎样记住7个8是几?可以想:6个8是48,用48+8=56,或者用8个8是64,再减8得56等。) (3)结合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口答:7个8比6个8多(),比8个8少()。三、“想想做做”第1题。做第一组题。提问:计算3×8用什么口诀?再加一个8就是几个8?你发现了什么?(如果不知道4×8等于几,只要记住三八二十四,再加一个8就是32。)继续完成第二、三组题。“想想做做”第3题。一八得八,这句口诀只能计算1×8吗?还可以计算什么?你发现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几条乘法算式?(完整板书设计如下:) 1×8=88×1=8一八得八……………… 8×8=64八八六十四师生、同桌进行对口令练习。分别说出口诀和乘法算式。“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再评讲。“想想做做”第5、6题(分别出示两幅画面)秋天,金黄的向日葵成熟了,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种植园收向日葵。看,他们干得多欢!从图上,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独立完成后说说想法。)三、总结延伸。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感受,并一起回忆8的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8的乘法口诀?师:你们知道一只螃蟹几条腿,2只螃蟹呢?你能编一首儿歌吗?如:一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16条腿,3只螃蟹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