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常用化学品中毒急救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79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用化学品中毒急救方法.doc

上传人:幻影 2020/5/15 文件大小: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用化学品中毒急救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常用化学品中毒急救方法XXXXXXXXX年XX月目录1.***化物【毒理】职业性***化物中毒是通过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引起的,生活性中毒以口服为主。口腔粘膜和胃肠道均能充分吸收。-),为细胞原浆毒,对细胞内数十种氧化酶、脱氢酶、脱羧酶有抑制作用。但主要是与细胞线粒体内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阻止了氧化酶中三价铁的还原,也就阻断了氧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形成了内窒息。此时,血液中虽有足够的氧,但不能为组织细胞所利用。故***化物中毒时,静脉血呈鲜红色,动静脉血氧差自正常的4%~6%降至1%~%。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故首先受累,尤以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为甚,先兴奋,后抑制,呼吸麻痹是***化物中毒的最严重的表现。某些***类化合物的分子本身具有直接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酸盐对消化道有腐蚀性,口服致死量氢***,***~。***服苦杏40~60粒,小儿服10~20粒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临床表现】一般急性中毒表现可分为四期:1)前驱期吸入者可感眼、咽喉及上呼吸道刺激性不适,呼吸增快,呼出气有苦杏仁味,头昏、恶心。口服者有口、咽灼热、麻木、流涎、恶心、呕吐、头痛、乏力、耳鸣、胸闷及便意。一般此期短暂。2)呼吸困难期紧接上期出现胸部紧迫感、呼吸困难、心悸、血压升高、脉快、心律不齐,瞳孔先缩小后散大。眼球突出,视、听力减退,有恐怖感,意识模糊至昏迷,时有肢体痉挛,皮肤粘膜呈鲜红色。3)惊厥期病人出现强直性或阵发性痉挛,甚至角弓反张,大小便失禁,大汗,血压下降,呼吸有暂停现象。4)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感觉和反射消失,呼吸浅慢,甚至呼吸停止。若能抢救及时,可制止病情进展。【诊断】口服大量***化物,或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的***化氢气体,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造成“闪电型”中毒,甚至在2—3分种内有死亡的危险。此外,患难口唇、皮肤及静脉血呈鲜红色,呼出气体有苦杏仁味。【急救处理】急性中毒具体治疗措施有:1)现场急救使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物,同时冲洗污染皮肤。呼吸停止者行人工呼吸,给予呼吸兴奋剂。2)解毒药物的应用具体用药是:***异戊酯1~2支放在手帕中压碎,放在患者口鼻前吸入15秒,间隔2~3分钟再吸1支,直至静脉注射***钠为止(一般连续用5~6支);***异戊酯的同时,尽快准备好3%亚***钠注射液,按6~12mg/㎏加入25%~50%葡萄糖液20~40ml中缓慢静注(2~3ml/min),注射时注意血压,一旦发现血压下降,立即停药。上述二药仅限于刚吞入药物,现场抢救时有效;***钠后,随即用同一针头再注入50%硫代硫酸钠(大苏打)20~40ml,必要时可在1小时后重复注射半量或全量,轻度中毒者单用此药即可。3)高浓度给氧既往认为窒息性气体中毒机理是细胞呼吸酶失活,输氧无助于缺氧状态的改善。近来的研究证明,血氧张力增高,不仅可以提高组织细胞对氧的摄取能力,而且对失活的细胞呼吸酶亦具有激活作用。4)对症支持疗法皮肤灼伤可用1:5000高锰酸钾和硫化铵液擦洗。恢复期可用大剂量维生素C。【毒理】该品主要在有机合成中有叠氮酸气体逸出,产生危害。该品与***化物类似,体外研究主要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其他酶,并能使体内氧合血红蛋白形成受阻。【临床表现】当接触叠氮钠蒸气时,对人的急性毒性作用是刺激眼和鼻,并引起支气管炎、头痛、血压下降、头晕、视觉模糊、轻度呼吸困难、晕厥、虚弱或虚脱及心动过缓等。严重者可出现脑水肿。持续接触高浓度叠氮钠可引起痉挛和死亡。常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急救处理】1)早期足量应用硫代硫酸钠5~10g静脉注射,如需要可反复应用。2)细胞色素C30mg、维生素C2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以及辅以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3)如出现肺水肿,可用地塞米松10mg溶于50%葡萄糖液20ml中静脉注射。4)谷胱甘肽100mg肌内注射,每日1次。【毒理】在生产过程中,不遵守操作规程,生产设备或容器泄漏、破裂爆炸,搬运中容器破损,清洗含有硫酸二甲酯残液的空桶、钢瓶,检修管道、泵、压缩机防护不当,或排风装置发生故障等意外事故均可发生硫酸二甲酯中毒。偶因误服中毒。硫酸二甲酯蒸气与湿润的眼结膜及呼吸道黏膜接触后,在表面缓慢水解成甲醇、硫酸及硫酸氢甲酯。甲醇吸收至血循环,引起神经系统毒作用;而硫酸和硫酸氢甲酯则对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与组织中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皮肤及黏膜可引起严重炎症及坏死。在死亡病例的血液及内脏均测得甲醇。液态硫酸二甲酯滴于皮肤,当时无感觉,间隔一定时间后,局部发热至灼伤,继而出现水疱,病情逐渐进展,可使皮肤坏死,形成溃疡。浓度高、接触时间长,则侵入呼吸道深部,可使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发生渗出性、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