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学年论文大纲.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年论文大纲.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年论文大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成绩应用经济系本科学年论文题目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评阅教师年月日 2 【摘要】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世界跨国并购盛行,中国跨国公司的数量也在逐渐的攀升。现阶段,我国仍是鼓励出口,鼓励企业“走出去”,以此来带动国内的发展。因此近几年来,我国跨国并购的数量及成交额都在不断地增长,但是并购的成功率却不高。其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太大,其中包含有国内和国际因素。【关键词】跨国企业风险评估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跨国并购是指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跨国并购是近半个世纪来,伴随着企业并购的深入和向外拓展而产生并发展壮大的。 20世纪六十年代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萌芽和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市场竞争的舞台从国内拓展到国际空间,跨越国界的并购活动也逐渐多了起来。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跨国并购浪潮蓬勃兴起,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一、政治风险商业经营中难免会面临一些来自政府和国家、国际的政治风险。这就要求进行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首先要与目标国企业进行充分互动的沟通,了解对方在并购中每一个细节的态度和建议,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然后欧美一些国家对并购十分不愿,担心外国企业对本地企业的收购会队本国的经济资源形成垄断,阻碍本国企业的发展。其次,国外的一些政府机构为保护和持续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会对某些特定的行业领域采取限制保护措施,出台一些法律条规来阻碍外国企业进入本土收购, 因此对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产生了局限性,甚至有一些政府公文条例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关于利益的分配很不利。 2005 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与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争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联合石油公司。其并购过程中政治风险不容忽视,因为美国传统上十分重视 3 对外资投资的政治审查,而某些政治势力将中国视为唯一的潜在的竞争对手。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个外资政策最自由的国家,由于政治化倾向突出,可能是发达国家中政治风险最高的国家。最后中国没有将其并购旗下。二、法律风险(1)法律法规的缺失当前我国政府在制定跨国并购政策时, “成熟一个,制定一个”,不能与时俱进,适应不了时代的需要。立法的不统一和立法体系的不完善造成很多的规则冲突,使得外资和中资企业在跨国并购时处在被动状态,缺乏行动的可预见性,出现问题就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中铝并购力拓的失败,让人同情,这也不能不说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缺失,这些都给我国跨国并购活动带来了隐忧。惨痛的教训需要引起人们的深思,如何把握跨国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值得反省。(2)法律环境的差异企业的健康发展,一是需要企业保持充分的活力:二是要有良好的法律环境。世界上现有近 70%的国家针对跨国并购先后制定了反垄断法,但是五花八门,每国有每国的需要,法律冲突增多。对于多法域的国家,还要受地区法律的限制,如美国。即使州的法律尚无专门的法律对外国公司在美国的收购加以限制。但是仍要受一些与收购公司有关的相关的法律规范制约。比如反垄断法和劳工及环保规定。加上企业内部环境比如劳工、薪酬、出资、股份等,这些问题共同影响着并购的成功率。另外, 企业并购还涉及到知识产权、人事等法律问题,在这样复杂的一个国际法律环境下进行跨国并购,无疑是难上加难。(3)法律障碍过多以跨国并购作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