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ppt

格式:ppt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ppt

上传人:1954311756 2014/4/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07年4月
电气学科大类 平台课程和学科方向介绍
一、学分制简介
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从人的个性出发,充分调动人的创造力和潜能,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学分制核心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和趣味发展,注重目标管理,实行自由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它的实施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计划体制下高度集中、刻板划一、重分轻能、扼制个性和创造性的传统教育模式的终结。学分制打破了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能力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允许延长或缩短学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我校的学分制培养计划与学科大类
我校从03级起实施完全学分制;
学分制培养计划建立了除通识教育基础外的学科大类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简称3级知识平台),形成了有利于淡化和打破学科专业严格限制、适合弹性、灵活、具有选择性机制的学分制课程体系结构,以主动适应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校目前建立的学科大类:机械学科大类、信息学科大类、电气学科大类、土建环学科大类、文科学科大类
完全学分制培养计划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具有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和跟随时代发展的前瞻性。
国外知名高校电气学科培养计划精华提炼
电气学科向弱电的交叉渗透,其中与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的综合最为紧密。
研究方向很宽,有若干个学科共存,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得以方便进行。
同学科门类不同专业的低年级学生所学基础课程相同,学生在相同的基础平台上受教育,知识面宽,具备向不同学科发展的潜力。
基础课程的覆盖面很广,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为了使我国的科学家能够融入全世界科研人员的行列,我们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就应该开始融入全世界的教育体系。
二、电气大类学分制培养计划框架
毕业总学分206︵最低︶
课程体系(170学分)
大型实践性环节(30学分)
课外(6学分)
二(续)、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170学分︶
通识教育(91学分)
学科大类基础(大平台)课程(必修)
(41学分)
专业基础(小平台)课程(选修)
(14学分)
专业课程(24学分)
三级知识平台
二(续)、通识教育课程
二(续)、学科大类基础(大平台)课程(必修) 41学分
电路理论
电路测试技术基础
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二选一) 4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电子测试与实验
电机学I-基本原理 4
自动控制理论 4
信号与系统 3
电气工程基础(;高电压工程基础1)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3
检测技术 3
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 4
二(续)、学科(专业)基础(小平台)课程(选修) 14学分
○电气工程学科导论
○电力电子学
○电磁场与波 3
计算机建模与仿真
运筹学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 2
数据结构 3
电路理论II
高电压技术 3
电机学II-电机专题 3
电力系统分析I-暂态分析
电磁装置设计原理
电磁兼容原理与应用
电工材料及应用 2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3
计算机控制原理
Matlab语言与控制系统仿真 2
光纤传感技术
可编程序控制器 2
DSP原理及应用
数字图象处理
工程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2
○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
二(续)、部分平台必修课程+部分平台选修课程+部分专业课程
黄色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开设课程
红色为水电与数字化学院开设课程
平台必修:检测技术
平台选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电力电子学
电路理论II
高电压技术
电力系统分析I-暂态分析
电磁装置设计原理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控制原理
DSP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建模与仿真
运筹学
可编程序控制器
工程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电工材料及应用
光纤传感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
脉冲功率技术基础
建筑电子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自动控制原理
(A)发电生产过程自动化
(B)遥感学原理
全球***系统
(C)环境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