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机油常识.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油常识.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油常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汽车机油使用基本常识机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油品氧化、污染等原因会使其自身品质下降, 失去对发动机的保护作用。因为机油中所含的各种添加剂在不停地消耗, 机油在使用中不停地混入汽缸中燃烧的气体而生成油泥、水分、酸性氧化物等, 会使机油的使用性能不断下降。所以按时更换机油十分必要, 相信绝大多数车主都明白这个道理, 但如何更换、选择怎样的机油你是否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呢? 小知识机油指数的含义市面上品牌机油说明书上经常会出现“ SAE ”和“ API ”, “ SA E ”用来评定机油粘度的,后面跟随的数字由5至50不等,数字越大机油越稠反之越稀。“ API ”( 美国石油协会) 是评定机油优劣级数的,用“S ”表示汽油(我国用“Q ”表示汽油) , “C ”表示柴油,随后的英文字母表示机油级别, “A ”是最低级, “G ”是最高级,常用的有“C ”、“D ”和“F ”等级别, 例如“ API CD ”就表示“ API ”标准中用于柴油机的“D ”级机油. 粘度是引擎机油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而粘度指数与引擎工作温度的相互关系则对机油的润滑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油”的特性是低温渐稠、高温渐稀, 与实际引擎工作需求背道而驰, 可利用添加剂来改变油质本性。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 SAE ) 也建立SAEJ30 0作为定义机油粘度系统标准,以SAE粘度等级使引擎制造厂、油品供应商能使用统一规格化油品标志, 消费者也以此作为选用油品粘度的标准。汽车引擎系统无论低温或高温, 只要运转启动就需要机油润滑。机油于引擎冷车启动低温时应具备高流动性( 低粘度), 才能迅速供应全部引擎机件润滑所需, 将机油完成首次循环前的润滑不足时间减至最少, 也让引擎磨损可能减至最低。随着引擎工作温度上升, 机油粘度需不因此而变稀, 油膜强度也不能衰减, 才能提供完整的润滑功效。早期多使用单级引擎机油, 粘度标示为SAE low 、 SAE 30等,加“w ”为各季等级, 意即适用于低温环境, 以SAE 10 w为例, 在特定温度的分类系统内, 环境温度不低于零下20 ℃就不会凝固, 所以它适用于非常严寒的地区, 无法担负温度高时润滑所需。如果环境温度变化较大, 使用单级机油必须随温度更换, 因为便利性不佳,所以逐渐被复级机油取代。所谓复级机油就是同时标示两种粘度指数, 例如: SAE lo w — 30 , 复级机油也就是具有SAElow至SAE 30温度之间的粘度变化能力,目前小汽车使用的引擎机油都是复级机油。现代的复级机油使用粘度指数增进添加剂, 以符合高低温时粘度要求, 能获得低温启动快速润滑、降低流动阻力及提供高温时足够的引擎润滑,同时具有不必因温度变化而需换用不同粘度机油的便利性。?关于机油更换周期新车说明书上都规定了机油的更换周期, 这个周期是机油的最长更换周期, 实际使用中如果能提前更换当然更好, 那样不会出任何问题。新车第一次换机油的行驶里程要短一些, 在汽车使用说明书上都有规定,在以后,每5000公里~10000公里换一次机油,如果汽车使用频次少, 要几年才能跑满10000公里, 那就按时间来换, 可以每两年换一次, 但更换周期不能太长, 因为时间长了机油会变质。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机油也有消耗,在发动机工作期间,正常情况下都有烧机油的现象, 只是量多量少的问题,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