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李翰卿语录220则.doc

格式:doc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翰卿语录220则.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翰卿语录220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翰卿语录 220 就让昨日成流水, 就让往事随风飞, 今日的杯中别再盛着昨日的残痕;唯有珍惜现在,才能收获明天。病机挈要 1 .燥证,喻氏谓属热,沈氏讲属凉,其实,他们所说到的都是燥证的一个方面。故吴鞠通、俞根初都指出,燥有热燥、凉燥之分。其机理喻以蒸笼,如水火不偏,则熏蒸而无燥;如火盛水少, 则无气为热燥; 水多火微, 蒸不起气来为凉燥。临证必须有此两种概念, 则易分析, 但仍凭见证为依据,方能无误。 2 .四损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是也。杨栗山所谓气血两虚、阴阳并竭是也。大劳、大欲、大病、久病、老人、产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是其因。气虚者。真气不足也,其症气不足以息,言不足以听,或欲言而不能;血虚者,真血不足也,其症通身萎黄,两唇白,或素有失血之证;阴虚者,真阴不足也,其症肌肤甲错,五液干枯;阳虚者,真阳不足也,其症厥逆,下利,肢体畏寒,口鼻气冷。单虚者单治,兼虚者兼治,虚而兼寒者温而补之,虚而兼仍贿清而补之,虚而兼实者须审其标本、先后、缓急、多少随机而治之。 3. 仲景说: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巳至未就是北京时间上午 9 时至下午 3时。这个时间正是阳气最盛的时间。太阳病本来是风寒损伤了卫阳的证候,故遇阳盛之时卫阳有所帮助, 故能自愈。我的看法,这不是绝对的,不可完全依靠,只可作为治疗本病的有利条件之一。 4 .虚热证是虚而兼热或兼火的证候,亦称之为虚火,非单指阴液不足,阳气相对偏盛的虚性亢奋病理状态。其形成,或因虚而生热,或热久致虚,或体虚兼患热证。临证证候与火热证相同, 其主症为烦热, 口渴喜冷饮, 但服清凉泻***不效或反加重, 只有用滋阴养血生津, 引火归原,或甘温除热之法方效。如伤寒后期竹叶石膏汤证,阳明经病人参白虎汤证,口糜龈烂之甘露饮证及十味地黄汤证,咽痛之养阴清肺汤证等。 5 .头不痛项不强,便知非太阳证;但头痛不项强也非太阳证,如项强痛反不恶寒,脉不沉, 不可谓非太阳病。太阳病以头项强痛为提纲。 6. 结胸是伤寒误用下药而成的胸腹硬痛的证候, 分为大、小、寒、热、水、血、痰、食八种。其中胸腹不按自痛,按之更痛者,为大结胸;心下按之则痛,不按不痛者,为小结胸;兼不热、不渴,小便清白,为寒结胸;兼烦渴便闭,为热结胸;兼怔忡,头汗,无大熱,揉之有水声,为水结胸;兼漱水不咽,喜妄如狂,大便黑,小便利,为血结胸;兼脉滑喘嗽,为痰结胸;兼气口脉大,为食结胸。 7 .人参白虎汤之“背微恶寒”、“时时恶风”,非谓之表不解,乃因内热太盛,自觉室温较低而有背微恶寒或时时恶风之感觉。 8. 胸背腰痛, 皆有因痰者。痰者, 痰饮也, 为水湿不能吸收所致, 脉多带滑象。同时, 痰饮在胃即呕,在上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在肺则咳喘,在胸膈则满闷短气, 郁于经络则麻木偏枯。若忽患腰背胸胁牵引痛,走而不守者,即可考虑痰。但痰与风要加以鉴别,从体质上、脉象上和患者每感痛处有寒凉重着的感觉等,稍加留意,不难辨认。辨证心法 9. 辨证要结合整个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 不要单凭某一症状。如伤寒的证候群和温病的证候群好辨, 假如单凭一“恶寒”症, 究竟属风、属寒、属湿、属热, 如何能认清呢? 因此, 辨证一定要注意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方不致误。 10 .若表里证俱在时,症状是区别表里多少的关键;虚实证俱在时,脉色、腹诊相结合是区别虚实多少的关键; 但对大实如羸状或至虚有盛候的患者必须按腹, 若腹满硬痛拒按则为实, 腹软喜按者为虚。 11. 寒仍绘假之辨别关键, 一在于舌苔的干燥与否, 二在于口渴喜冷与否。真热假寒,必见舌苔干燥,口渴喜冷;真寒假热,则舌苔多润滑,口虽渴而不喜冷饮。当明辨之。 12. 虚火上逆(炎) 有两种情况, 一是阴虚, 须用滋阴降火; 二是阳虚( 虚阳外越), 须用引火归原。阴虚水不济火而致虚火上炎者,小便必黄赤,脉必兼数,兼见面赤、唇红或口鼻出血、齿痛、齿衄等症;如系虚阳外越者,为阴盛龙雷之火浮越,亦现面赤、口渴、烦躁等热象, 但口虽渴而不欲饮, 小便必清长, 脉沉小兼迟或浮大无根( 尤其须注意右迟之脉), 更有下肢发凉的见症。二者性质不同,当明辨之,不可误人。 13 .伤寒是百病的基础,伤寒之方,通治百病,善治伤寒者,杂证自易,确实如此。例如, 承气汤不是单纯治伤寒的,当归四逆汤也不是单纯治伤寒的。曾用承气汤治腹泻、痢疾、失眠、昏迷、咳嗽、发热、郁证、虫证、瘀证、痰证、火证、湿证等病证,均取得良效,特别是一些危急重证, 用之更是得心应手, 往往一剂承气, 即可救危难于既倒, 使病人转危为安。曰人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我曾用桃仁承气汤治疗宫外孕一一均说明一个道理,即伤寒为百病之基础,伤寒方通治百病,关键在于掌握伤寒每一方剂之功能、主治病证和应用规律, 临证运用,才会得心应手。 14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