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命奏鸣曲教案重点,难点 1、能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 、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和人体机能。 3 、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准确的特点,及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人的了重感冒, 去看病的时候, 医生会拿听诊器在他胸部听, 然后会告诉病人气管有没有炎症,我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难道气管会发出声音吗? 他和疾病有什么关系呢?别的器官呢?相信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会找到答案。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 2) 三、预习检测(幻灯片 3) 1 、读一读,并说出前两个词语的意思。痉挛酣睡黏稠鼾音蠕动麻痹( 肌肉紧张,不由自主的收缩;熟睡) 2 、课文中的“生命奏鸣曲”是指( )( )和( )等人体的内脏器官发出的声音。并说说他们分别是课文的那几个自然段。 3 、理一理课文的条理:你认为课文可以分几段?请说出理由。(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结构方式:总-分- 总) 四、品读探究 1 、读课文的 2-6 自然段完成,并说出理由。(幻灯片 4) (温馨提醒:注意品味语言的特点,尤其是比喻句。) 例如: A 、心脏--- 勤劳的鼓手,理由是: (幻灯片 5) B 、肺脏--- (幻灯片 6) C 、胃肠--- (幻灯片 7) 2 、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说明语言生动准确、充满趣味。(1 )比喻,体现其生动性:作者把心脏比喻成“勤劳的鼓手”,因为它以每分钟 60— 100 次的节律发出声音, 把肺脏比喻成“管乐队”, 因为“肺里有树枝一样分叉的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毛细血管”等。这样, 通过比喻把人体有关知识形象地介绍给读者, 清楚明白而又准确生动,充满趣味性。又如, 作者对于不同情况下心脏声音的说明: 正常状态下, 发出“同、特、同、特”的声音, 当心脏受到损伤时,它就急剧地跳动,鼓声就从“同、特”变成了“同、特—特”,说明清楚准确, 又生动形象, 把心脏跳动的有关知识介绍给读者。通过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易于明白理解。(2) 准确性: (具体数据:以每分钟 60— 100 次的节律,而不说几十下。) 3 、全文小结。从内容到说明方法作简要概括。《生命奏鸣曲》主要为我们介绍了心脏、肺脏、胃肠道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这些声音交汇在一起,组成的一支特殊的“生命奏鸣曲”,也成为人的生命的重要标志。医生正是利用了这种声音才使用听诊器为我们症疗。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另外, 作为一篇说明文,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说明顺序, 条理清晰。在语言方面本文又注意了说